电子报
电子报

赏“研”途风景 享科研心路


  方冉,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班长。研究生期间发表CSCD文章1篇,中文核心2篇;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获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3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
  在毕业论文已经基本定稿的时刻,我意识到硕士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了,这让我不禁感慨万千。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已接近尾声,回首这三年,有自我怀疑时的迷茫,也有面对困难时的坚持,还有坚持过后的收获。
  初入研途的迷茫三年前那个丹桂飘香的九月,我怀着对研究生学习的美好憧憬,来到了安徽理工大学。美丽而宁静,这是新校区给我的第一印象。第一学期,短暂的新生入学教育后,便进入了紧张的课程学习,满满的课程让我感觉研究生和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一样的。直到第二学期接触导师的课题后,我才真正认识到研究生学习与本科期间有很大不同。不仅要学习课本理论,还需要看大量的论文,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试验并去实践验证。基础课程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大量自由支配时间,加上每天看论文的枯燥,让我很快迷失了自我。有一阵子我特别反感看文献,甚至怀疑自己不适合读研究生。后来在我的导师庞建勇教授的引导下,我开始调整心态,正视自己的选择,从初入“研”途的迷茫之中走出来,逐步步入正轨。
  浅尝科研的欣喜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那颗浮躁的心渐渐的平静了下来。我开始构思大论文的试验规划,在与导师的多次探讨下,确定了最终的试验方案。之后便开始着手实施,事实证明想做成一件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从买材料到申请仪器再到试验的每个环节,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导师的全力支持下和师兄弟们的帮助下,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我终于得到了来之不易的试验数据。
  导师庞建勇教授经常告诉我们:“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出去,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种肯定”。做完试验后,我对试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开始撰写小论文。经过反复的投稿与修改,我顺利的发表了1篇CSCD论文和2篇核心小论文。“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执着”。在几年的科研实践中,我逐步领悟到,做科研首先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其次要具备克服万难的勇气,最后还要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科研之外的收获“研”途风景,不仅仅有科研,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科研之外,我学习到很多,也成长了很多。研究生期间,我担任土木建筑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2班的班长,还曾在校团委和学院担任研究生助管。班级事务和助管工作虽然繁忙,但是也让我领略到“研”途不一样的风景。犹记得研究生篮球赛的战场上,我和小伙伴们篮球场上拼球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脚步,都是在释放青春激情。犹记得2017年,我和我的同学组队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为期五天紧而张激烈的比赛,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全国三等奖。
  “研”途时光就像一张五线谱,科研和生活的点滴是活跃在五线谱上的音符。“生活和科研其实本质上都一样”,导师庞建勇教授的谆谆教导给了我很大启发,以后我要将研究生阶段做科研的精神带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从“研”途到未来,踏实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