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副书记乌兰(前排左三)、副省长吴桂英(前排左四)参观我校服务脱贫攻坚实物展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蒋昌忠(前排左五)陪同。
本报讯人12月6日,全省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基地建设现场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省委副书记乌兰出席并发表讲话,副省长吴桂英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省委副秘书长秦国文、省政府副秘书长彭翔、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以及各市州分管教育、扶贫工作的副市长,全省110所高校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乌兰副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基地建设,不断发挥高校独特优势,实现扶贫更大作为。
在此次现场会上,我校在服务脱贫攻坚战中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兄弟高校的一致好评。乌兰、吴桂英在参观我校服务脱贫攻坚展板与实物展台时,饶有兴致地向我校原驻黑潭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于宴国、黑潭村村主任黄玉平了解莓茶的产销情况。当乌兰听到在我校的带动下,黑潭村现已建起近500亩莓茶种植基地,种植户每亩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时,她充分肯定了我校脱贫产业抓得准,投入少、见效快,脱贫成效显著。当天,我校帮扶黑潭村的莓茶产品《长寿莓茶》获得众多与会嘉宾的青睐,现场还收获了订单。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工作部署,坚持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势,教育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特色鲜明。2014年,经省教育厅等部门批准,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拓展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几年来,我校共培养农民大学生85647名,覆盖了全省所有行政村,其中85%已担任村干部,60%以上成为了当地致富带头人,7%的人考入了公务员队伍。“农民大学生”被誉为我省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列入了我省农村基层党建规划和省委实行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工作规划、国家扶贫办教育精准扶贫的示范项目。由我校党委书记陈建民牵头完成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精准培养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获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十余家新闻媒体重点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6年7月开始,我校承担了省扶贫办“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训基地项目,积极探索和实施“课堂+平台+自媒”线上多级联动培训模式,努力开展个性化精准培训,创新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新模式。截至2018年9月,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2931人,带动2万余名贫困农户加快脱贫步伐、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课堂+平台+自媒’齐发力,创新模式助脱贫——湖南电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实践案例”荣获教育部《中国远程教育》“2018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奖”。从2015年起,学校先后选派精干力量组成数支专职扶贫帮扶队,赴张家界永定区黑潭村和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回龙村开展驻村精准帮扶,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实事、树新风促和谐。2016年底,黑潭村退出贫困村序列,成功摘掉了“贫困”帽。截止2018年10月,回龙村17户46人成功脱贫,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稿件来源 党委宣传统战部 党政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