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人的生活——写给新生之宿舍篇
六个人推开了同一扇门,这不能不说是百年甚至千年修来的缘分。手里握着同一把钥匙,生活在同一间屋子,那一刻就意味着六个人的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日后回忆起你的大学来,发生在宿舍的爆笑故事,睡在你上铺的兄弟或者住在你对面的姐妹,人生最美好的成长时光都是最宝贵的内容之一,毕竟在大家一起 “修行”、一起成熟、一起踉踉跄跄迈入社会、一起体味成长的青涩,这样的“同船人”怎么可以不珍惜啊!
一部分同学在高中时过过住宿生活,但大学宿舍和高中时代的不太一样。中学宿舍一般人数比较多,而且条件也比较简单,从功能来说,它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休息好,一切以升学为目标,常常一睁眼抹把脸就往教室上自习去了,上完课回到宿舍也来不及有什么活动就该熄灯了。而且大家的心思都被各种各样的大学占据了,舍友之间缺乏交流,都是自己学自己的,只不过同住一间屋而已。但大学宿舍的功能增加了很多,是学习、生活、休闲的一个重要区域,它从各个方面要求大家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气氛也不同了,高考的压力不在了,宿舍的设施更齐全了,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还要住在宿舍三年或者四年,所以在心理上对宿舍有很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小小的寝室成了六个人的家,家这个概念就比单纯的住宿内容丰富多了。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愉快的宿舍生活是你美好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而如何过好宿舍集体生活是大学生培养品质、锻炼性格和生活能力的重要课程。
当新生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宿舍时,除了想早点到占个好点的位置之外,最惦记的应该就是自己会和什么样的舍友住在一起啊?好不好相处啊?等真正见到了早来的同伴之后,想起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出门在外要和同学搞好关系。”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礼貌地笑笑,伸出手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唐山的,我叫……”“我望都的!”“我蠡县!”“阜平!”一瞬间,几个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认识了,熟悉了,宿舍生活拉开了帷幕。
一般来说,从报到开始的一两个月甚至一学期时间是大家逐渐熟悉、一团欢喜的阶段。因为刚入学,谁也不想先给别人留个不好的印象,而且如果不和大家搞好关系又会迅速陷入孤独之中。但是要让六个人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又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军训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军训生活是严格的,辛苦的,在这种磨练意志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日子里,大家都互相关心、帮忙,你不舒服我帮着打饭;她发烧了一起送到医院打点滴;谁的军被叠不好就会有几双手来帮忙。这一时期的宿舍因为非常时期的磨练,大家会非常团结,一心一意把宿舍拾掇得干干净净,就像家一样。生日肯定在卧谈的时候已经全都排好了,老大、老二……小五、小六这样亲切的称呼会代替名字回想在楼道、饭厅、教室里。
可宿舍毕竟是六个人的生活,大家的性格、习惯、爱好各有不同,所以在过了第一阶段的皆大欢喜之后,要张扬个性必然会发生冲突。因此,矛盾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今天该老二值日了,可老二偏偏是个小懒虫,就是赖在床上不起,还从被窝里抛出一句话:“你帮我打饭吧,我困死了。”老大本来想晚上给家里打个报平安的电话,可是小六和男朋友的电话粥煲起来没完,使了几次眼色也不管用。老四有点洁癖,正琢磨着怎么跟大家说说别老是坐她的床呢……一个个小磕碰就这么来了,宿舍的生活也丰富起来了。当大家都熟悉了之后,志趣、性格相投的两三个就会走得比较近,慢慢着,本来亲如一家的六个人居然分成了三派。这些小团体仅仅是志趣划分还好说,如果到了彼此孤立、彼此冷落、彼此伤害的地步就再也没有和谐的宿舍氛围了。当大家能对食堂哪儿的盖浇饭好吃,哪儿的豆腐脑不错娓娓道来时,当看到和自己当年一样青涩的新生向自己问路时,我们已经成了“老生”了,于是常常会突然懂事了一般把平日来往不多的老二、老三约出来吃驴肉火烧,顺便告诉她们:“我以前的脾气不太好,别跟我一般见识,我比你们小,就当姐姐让着妹妹了。”等到快离校时,更是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说不完的知心话。等到分开时,一场场的抱头痛哭自不必说,恨不得把对方装进行囊里带回家一样,“常打电话啊!”“一定来看我!”大家彼此嘱咐着,眼看着那扇曾经共同开启的门落锁了。
大学的宿舍生活就是这样生动,有本色的微笑,也有鸡毛蒜皮的吵闹,真实的生活才是成长的土壤,而最可宝贵的友情就是在这其中孕育、产生的。宿舍里舍友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大学接触到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处理好这个小家里的关系,拥有一段和谐、美好的宿舍生活是过好大学生活的基础,那怎么才能处理好舍友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要有一颗宽容和理解别人的心。虽然所有的成员不可能个性一样,行动一致,但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多注意生活细节,多宽容,多理解,就能减少摩擦,气氛和谐。举个例子,有的人晚上回宿舍晚,睡得迟,那就不要把洗漱的声音整得满屋子都能听见,影响其他人休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躺在床上早已入睡,而晚归的那个还在动动盆儿,听听歌儿,折腾个没够,你也一样受不了。再说,如果确实有事偶尔晚归,大家也可以理解,但经常影响别人的话,你就会成为不受欢迎的那一个。有的人喜欢晚上用功,打开台灯看看书当然可以,但是灯光不要影响到对面或者旁边的舍友,自私的人在集体生活中是不受欢迎的。
其次要多参加集体活动,不拉帮分派。当大家兴致勃勃组织宿舍活动的时候,要尊重大家的选择,不要以什么“幼稚”、“无聊”为借口拒绝,集体活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大家都可以分享,但如果你总是不合群的话不仅破坏了宿舍的团结气氛,也会让大家再组织活动时不会再算上你那一份。搞小团体,厚此薄彼那一套更是你交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忌。有的宿舍成员总是和一两个人进进出出,说悄悄话,打饭上课,而对其他成员置之不理,甚至故意孤立、打击,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得到长久的友谊。
第三要关心、尊重舍友。同住一个宿舍就应该像一家人一样,相互的帮忙是不可少的,这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仅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她生病的时候,你一句关心的话,一杯热腾腾的水都可能是最好的慰藉。换言之,当你的笔记不全需要帮助时,她也会毫不吝啬地借给你。关爱是相互的,但也是有尺度的,尤其大家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对于彼此的情况、生活细节甚至私人物品等都很熟悉,但千万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对于他人的隐私,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要随便讲说。未经舍友的同意,不要擅自翻动人家的物品,即使好朋友也不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不分彼此。
第四要做好分内的工作,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宿舍里的工作并不繁重,大家轮流值日扫地、打开水、整理好内务,这些事情是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则。但是有的学生娇生惯养,在学校也想过家里的那种生活;有的人偷懒耍滑,总是把自己该干的活儿推给别人,别人值日的时候,他差不多要把所有的热水都用了,轮到他值日了,不是找借口就是干脆不见人,等别人帮他把卫生做好了,活儿都干完了才出现,这样的人没有哪一个宿舍会欢迎,如果恶习不改,以后走入社会,也没有哪一个集体会接纳他。过集体生活本来就是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不会做或者做不好可以慢慢改,慢慢学,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一个人总是和自私、懒惰、邋遢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还谈什么成长,谈什么以后的人生之路,肯定是一塌糊涂。
这些体会是我对大学宿舍生活的一点总结。其实毕业之后再想想,宿舍,小小的世界,却给了我们丰富的人生经历,生活时,有舍友温情的关心伴随;学习时,有朋友真诚的鼓励伴奏。有了这段人生经历,怀念起大学,我们都会想到那些同住一间宿舍的姐妹或者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