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零下十几度的气温让人更加贪恋室内的温暖。九点,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们进入东区图书馆,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发觉我们一脸的惊讶和歉疚,他忙说“你们没迟到,是我看错时间来早了”,一句话顿时让气氛轻松了下来。
眼前这个干净白皙、善解人意的男孩,就是我校第26届“希望之星”十佳大学生、机电工程学院1603212班班长赵勇先。曾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吉林赛区一等奖、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北赛区三等奖等,多次获得国家级、校级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揣着目标踏实前行
大学这座象牙塔里有太多诱惑,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迷茫了,很多人走了四年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对于赵勇先来说,他迈出的每一步都方向明确。初入学时,赵勇先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小目标:“高中的时候,我不是那么自信,所以想在大学里好好锻炼一下,让自己更自信、大胆。”带着这个目标,他竞选班委、尝试各种挑战,把大学生活过得闪闪发光。很多大三学生纠结的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赵勇先表示,高中时就已经决定以后要走考研、深挖学术这条路了。在很多选择上,他不会彷徨,因为心里早就有了方向。
在有着丰富比赛经验的赵勇先眼里,参加一项赛事最难的是坚持。“特别是周期长的比赛,每天都需要进步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是必须的。”比赛期间,赵勇先常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但他却乐此不疲,也从不担心比赛结果不理想。因为对于参加比赛,他同样目标明确:“获什么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揣着目标,赵勇先踏踏实实地走着每一步,一点点攒起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在得知自己获得“十佳大学生”称号时,他“有一点点惊喜,但更多的是平静”。担着责任认真成长在同学眼里,赵勇先是一个好班长,更是一个好榜样。“我们班长学习好,成熟稳重,能力也强,我很佩服他。他还很有责任感,是个非常优秀的班长。”同班的杨万鹏说。
在做学生工作时,赵勇先本着“放低姿态”的原则,积极处理班级的各项工作。除了做好班长的本职工作以外,他还会认真地协助其他班委工作。他坦言,初任班长时也抱怨过累,可既然同学们选择了他,他就得担起这份责任。带着同学们的信任尽职尽责地走到了今天,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学生工作占据了我大学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从这里面,我提升了不少,在大学里最大的成长就是明白了责任和担当。”
说起团队合作,赵勇先清楚地记得,“在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时,忙了好几天,到最后一天凌晨四五点、离提交作品不到两个小时的时候,作品突然出了一个很严重的bug,我们团队里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当然,后来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问题还是顺利解决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交流、合作、沟通。”赵勇先认为,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但只要大家都担起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能从过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兜兜转转,不论是在班级工作中还是在比赛合作中,都少不了“责任”二字。赵勇先把这两个字扛在肩上,认真本分地做自己的工作,认真本分地成长。
优秀是个很大的瘾
赵勇先曾和很多大一新生一样,觉得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大学里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事。初入大学,他一门心思提升能力,没把学习放在首位,期末考试高数只得了六十多分。后来,直到在一次比赛中遭遇挫折,他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那个时候我把社团工作、所有比赛都停了,每天晚上学到深夜。”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大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赵勇先的绩点一下子从 2.8飚升到 4.0以上。“上去就不想下来了”,赵勇先如是说。
优秀是个很大的瘾,赵勇先沾上了,从此一发不可收。对于自己这三年的大学生活,满分100分他只愿意给自己打60分,理由是“想得还不够深,学得还不够好,还有很多不足。”在他心里,优秀是全方位的,比赛、学习、人际交往……通通都要拿得出手。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因为他想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赵勇先仰望那些优秀的前辈们,却并不觉得遥不可及。“虽然他们很优秀,可我毕竟还年轻。”就像他欣赏外国的先进技术,却不觉得中国望尘莫及一样。在大二时,他和一群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学长学姐一起参加“樱花计划”赴日交流,期间,他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日本是有一些技术做得比我们好,可我们也有很多地方比他们强,国人素质在提高,中国也正在迅猛发展。”差距是有的,可赶超是一个过程,中国已经在一步步接近了。
大学三年里,赵勇先得到了很多荣誉,可他一点儿也不沾沾自喜,在有些得意的时候,他会提醒自己:这世上还有很多人比你更优秀。本着一颗谦恭进取的心,这个执着的年轻人不怕差距,只是耐心地用自己的朝气和热情去辛勤耕耘,然后静静等待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