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
清晨,在室友的催促下匆匆下楼。打开门,一脚踩进清洁阿姨扫起的落叶堆里,一片片落叶随脚跟扬起,随后是清脆的沙沙声。秋,来了。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大概是我接触过最早关于秋的描写了。我的家乡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原生的山林里,一年四季,树木常青。我见过二月最红的花,却没见过十月最艳的叶。于是很多年里,我都试图找寻那个真正属于秋的颜色。
童年时代,我的秋天最明亮的颜色是鹅黄。
我家院子墙外有一棵丹桂,每当秋天悄然而至,鹅黄色的小花一簇簇挂满枝桠。秋风吹过,香味就顺着小路飘到田间的小溪旁。我总是学着电视剧里的模样,尝试闭上眼睛,拉着祖母的手,像是顺着香味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上小学那年,我随父母搬到县城,同年的十月,我的祖父过世了。十月,正是金桂盛开的季节,我请假回到故乡,打开车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棵桂花树,鹅黄色的花朵成团成簇,镶嵌在如玉盘似的桂花树上。祖母一个人坐在桂花树下,秋风里,枝桠上零星的枯败的桂花飘落在她的肩头上,落在她的发丝上。我看着她的眼睛,红肿的眼眶里不见了往日的温柔慈爱,只留下一双空洞无神的瞳孔。
那时的我还不懂生离死别的意义,只是看到长辈们痛哭流涕,想到从此少了一个人的嘘寒问暖、关心爱护,我也像失去了点什么。这种失去的感觉,当时的我还描述不出来,只觉得心里头缺了一角,却又有点堵得慌。
十个年头过去了,我再也没能于十月回到故乡,也就再没见到那棵桂花树盛开的样子。想起故乡的秋,我脑海中仍是桂花飘落在祖母肩头的场景。即使后来很多东西也在我的生命零星飘落,碾作成泥,但再没一种感受,像桂花的香气,飘到很远很远的小路上。也没有一种秋色,比鹅黄更素,素到像褪去它原本的颜色。
我想我要去寻找顔色鲜艳一点的秋天!像县城里的银杏叶就很不错。
通往小学的路两侧种的就是银杏树,上学路上和伙伴们比赛搜集不同的落叶,是儿时最大的乐趣。银杏叶是扇形的,秋天一来就大片大片地凋落。随着叶子水分丢失的不同程度,掉落的银杏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枚能作书签的叶子通常是完美无暇的,除了要有标准的扇形叶面,更要有均匀、迷人的颜色。银杏叶的颜色以金黄色最优,其次是水分略少的暗红色,带着青色的叶子是没法用来作书签的。青色的叶子在书页中慢慢丢失水分后不仅没有放进时好看,而且会弄脏了书页。秋天的清晨总带着丝丝凉意,蹲在银杏树下反复对比着手中的落叶。这片颜色金黄,那片纹理尚佳,只好通通塞进了衣兜。只等一阵凉风扫过,脚边的叶子随风而起,红黄相间的落叶卷落到更远的路旁,而头顶又是新的落叶翩翩而下,像极了童话中公主的舞裙。于是乎,一场舞台剧在脑海中揭开了帷幕……再回头,街道中上学的人群已消失不见,只好一个人抱着书包向学校赶去。
后来,这抹金黄的秋色随着城市的重新规划消失了。我的秋天回到了暗沉,正如枯燥乏味的中学生涯。
今年夏天,我们终于毕业了。你说,另外一个城市的秋天会是什么颜色呢?十一返校时家乡已经是秋天了,坐在北上的火车上,窗外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晚稻初熟,沉甸甸的稻穗纷纷弯下了腰,一株一株,一片一片,汇成金色的海洋。黄灿灿的稻浪随风翻滚,这是何等荡气回肠的秋色图啊!只是列车匆匆而过,隧道无尽的黑代替了稻田明艳的金黄。龙应台《目送》里写到:“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心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我回过头来看着你,再有两站你就要下车了,要怎样告别才好些呢?
火车停了下来,你我只是简单的道别,简单到只有两句“再见。”随后便看见你拉着行李,就这样消失在人群之中。
火车再次开动,我贴在窗户玻璃上看那些稻田,现在我是一个人走,我有一整颗心来欣赏它。金黄的稻田和暗红的山丘交替出现,脑海中突然蹦出困扰了我许久没有寻到答案的疑问,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一抹明艳是可以长久些的?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香山的红叶很是明艳,我望着图片出神,这便是那红于二月花的红叶吗?在朋友圈中表达未亲眼看见香山的红叶而感到遗憾,一位在北方的朋友说她可以带几片给我。的确,带几片叶子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不知收到的叶子是否像十月时一样红。
秋天短暂,仿佛离别和伤感才是秋天里隽永的主题。如果可以,我还是想赶在每年冬天之前,携几位好友,看尽这世间所有明艳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