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的教学故事
做一回讲课人 火力全开


  外表似水心如火,
那是白酒不是我。
表里如一都似火,
对,那就是我!
赶紧来听我的课,
人生从此不“挂科”!
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我打的小广告,而是我的神圣职责和奋斗目标!心中有信仰,必定有回响,2018年12月17日我迎来了入职高校辅导员岗位后第一次讲课。由于之前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经历,系里安排我给新媒体中心的同学们上一堂培训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者和教师必须要在他自身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被委以重任,我找到了一种基于使命感的强烈刺激,让我倍感责任之重大。同时,新时代下对传道授业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极其认真地投入了我的第一堂大学生培训课,火力全开!
文火慢炖
认真备课我使出“洪荒之力”准备讲课内容,如果不能打造“硬核”,那至少保证要是“干货”。
  为了使讲课内容有针对性,我首先选取新媒体中心同学们以前的文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再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重点讲解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及如何撰写标题。为了让思想政治内容融入课堂,同时也突出时效性,我选取了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报道作为修改模仿范例。为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加入了版权法的普法教育。为了增加课堂的容量和趣味性,我做了内容详实的PPT,插入了像“freestyle”“严肃脸”等诙谐有趣又正能量的表情包和网络用语……总之,我开足马力做好了这堂培训课的准备工作。
中火升温 寓教于乐
《一个媒体人的自我修养》是我这堂培训课的标题,培训课按照引导、解析、演绎的逻辑,分为“会思考、会总结、会模仿”三个方面进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媒体人自我修养的第一个元素就是会思考。我通过选取学生们的文章修改之后做标记的方法,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修改之后和原文相比好在哪里?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有时候我的文章已经写得非常好了,但为什么还会遭到编辑大刀阔斧的修改?为什么某些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阅读量可以达到十万+?我们对自己写的文章不能盲目自信,骄傲自满,必须反复推敲不留任何瑕疵,精雕细琢,寻求只言片语背后的不同。要有这山望见那山高的永不满足的胆气,登高望远,不断思考,不断求知,才能把一个个问题垒成的大山踩在脚底。
  媒体人的自我修养还在于会总结。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差距之后,怎么办?那便是要会总结了。总结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找到一些更加实用、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事半功倍。山外青山楼外楼,完美追求永不休。
  会模仿也是媒体人不可或缺的技能。正所谓:“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新闻写作是一种文学创作,当然也是艺术的范畴。我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主席同志,请您检阅!》等文章为例,从标题、内容等方面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了这些文章值得我们学习模仿的地方,又以我们学生处微信公众号发表的《网院校卫队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为蓝本,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和修改。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度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历史维度、比较维度、自身建设维度等,明确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大火收汁 齿颊留香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讲课《一个媒体人的自我修养》终于圆满完成。很多同学久久不愿离开,有的要电话号码,有的要求加微信,还有的同学把他们平常工作中遇到的疑惑提出来,请求解答。课后很多同学发来信息,给予很高的评价。最有趣的一条信息是:“老师你讲课过程中,满腔热情就像一把火,特别有感召力,你上课时的微笑,真的很美,也很有暖意。”
  如果说我是一把火,点亮了学生眼中的求知之光,那么我要说,同学们,你们就是燎原之火,燃爆了我对辅导员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希望!“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相信一把燎原之火,将汇集成熊熊烈火,给我们的实干拼搏添一把奋斗的动力,给我们的追梦路上抹上一道又一道焰红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