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2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刘自康与第三十二届学生会第三十四届研究生会主席团在校部五楼会议室进行集体谈话,对全校青年骨干提出殷切希望,并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形势政策课。党委副书记李英民、副校长何又春出席会议,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人力资源管理处、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负责人参加谈话。会议由李英民主持。
刘自康在谈话中首先对第三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第三十四届研究生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和新当选的第三十二届学生会第三十四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表示祝贺,并向在座全体同学为工大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刘自康从三个方面与新一届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进行了交流。
一是明确党委战略布局
刘自康将学校党委几年来做的几件大事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方面。
“一”就是着眼建好一个大家庭。倡导家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大家庭,把二级学院建设成一个小家庭,让家的温暖和关爱充满校园。树理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家人,视若己出,呵护备至;造氛围,坚持政治生态、学术生态、育人生态三个生态一起抓,三个环境一起建,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自家饭桌”看世界杯、全国高校首创的新生“迎心面”、毕业生“骄子宴”、封闭宿舍阳台、设置优质便利的饮用水,以及史上最长春假等举措,让“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解难事,学校把学生需求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学生反应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报销专员和网上预约制度解决了报销排长队问题,通过错时上下课和便民盒饭的办法解决了食堂就餐拥挤问题,动员力量帮助患病贫困学生卖家产滞销草莓,为交通事故受伤学生维权,推动北门信号灯落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工大不仅有大楼,有大师,更有大爱。
“二”就是实现两个校区大团圆。学校党委本着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理念,为解决金鹏公寓“无热水、无电梯、无温度”的三无生活环境,在资金紧张情况下新建学生宿舍,通过“两步走”方案,终于解除了学生两个校区奔波之苦,解决了金鹏公寓安全隐患,实现了十年等一回的大团圆,让新生的入学典礼变成了全体工大人建设“家文化”的奠基礼。
“三”就是布局“三个轮子”一起转。学校党委提出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坚持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三个轮子一起转的总体布局,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坚持学生是主体,每年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都专题研究学生工作,且议题比例逐年上升。每年办的民生实事中涉及学生的占到一半以上,切实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夯实筑牢;坚持学生是主人,学校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人地位不动摇,让学生广泛参与评价学校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如“一转二评三满意”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中服务结果由学生评价;坚持学生是主导,学校在制定重大政策和决策时依据的主导是学生,坚持在学生中广泛调研,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如五一长假的落实即是关注学生所想所盼、以学生意见为主导的体现。
“四”就是推动“四个一流”一起抓。学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三个轮子”是总体布局,“四个一流”是具体举措,包括一流之士、一流之师、一流之吏和一流之校。一流之校的实现,需要一流之士作基础,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奋斗,学校对一流之士的培养始终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严格课堂管理,采用多层面、多环节的监督评价考核体系,实行双向规范和约束;严肃考试制度,取消考试、考查之分,引导师生注重学习过程、强化能力培养;严把学业出口,取消清考,提供充分重修学习机会,倒逼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是明确学校发展走向
十九大以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导向愈加明显。我校虽被列为全省创建国内一流大学重点支持高校,但双一流实行的是动态调整和项目化管理。学校正处在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既迎来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学校未来走向何处,每个人都不是看客和过客,都是与学校命运紧密相连的主体,都要与学校党委在方向上始终保持一致。
从机遇来讲,学校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所谓“天时”,即工大抢占了一些有利的先机。各个办学层次占时间之先。纵观学校历史,我校不仅办学早,办本科教育早,办大学早,获批硕士点、博士点的时间也都比较早,均走在省属其他高校前列;改革再出发占风气之先。处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学校党委顺应潮流抢抓机遇,年初时就将今年确立为改革再出发的元年,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改革大家谈”专栏,全面宣传改革理念,烘托改革氛围,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校园内不断升温。学校定位占部署之先。今年我校被省里正式列为冲击国家一流大学的高校之一,这恰与我校在2017年党代会上确立的创建区域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相吻合。学校党委的提前谋划和科学部署为学校发展赢得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目前,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已深入人心,全校上下信心坚定,士气高涨。所谓“地利”,即工大有突出的布局优势。所处地域来看,学校具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区位优势,东北振兴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东北调研,两次参加辽宁代表团讨论座谈,孙春兰副总理和教育部专题调研组先后赴辽调研,都释放了新一轮东北振兴和辽宁振兴蓄势待发的强烈信号。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求高度契合。所处地理位置来看,学校地处辽宁的省会城市沈阳,座落于具有“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老工业基地,位于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开发区,毗邻中德装备园,拥有有利的政策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办学环境资源;所谓“人和”,即工大有“家文化”做基础,政通人和,人心思进。从领导班子来看,团结和和谐,干事创业,连续两年考核获得优秀等级,带领学校在省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前矛;从中层干部来看,换届工作风清气正,行稳致远,现岗中层干部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获得师生员工高度认可;从教师队伍来看,通过“初心大讨论”的持续推进,教师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焕然一新,安心教书、潜心育人,(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