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还是要真扶贫, 扶好贫。短期靠扶贫, 长期仍是要靠发展产业。” 罗乐在向子村实地扶贫一年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重庆交通大学作为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的成员单位之一, 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 遵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2017年9月6日, 派驻罗乐到平安乡向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市级深度贫困村扶贫, 一方面我是想要锻炼一下自己, 另一方面也想更深入地走进贫困地区, 把党和国家一些便民优惠的政策带给贫困的人群, 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就这样, 罗乐结下了和向子村的缘分。
“真扶贫”———切身感受到贫困是扶贫工作的第一步
向子村地处奉节县平安乡西北角, 是全乡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距离主城约七八个小时车程, 紧邻巫溪和云阳, 俗有一脚踏三县之称, 交通十分不便。即使是到到乡镇府开会, 都需要开车一小时以上, 在建的关门山大桥连接了向子村和平安乡政府, 年底通车后, 车程才终于能缩短到二十几分钟, 所以罗乐一个月只回一次家, 其他时间都住在村子里。
另一方面,平安乡因为喀斯特地貌, 不仅是向子村, 很多村子都常年缺水, 所以村里本身的水质也很差。冬天气温低至零下八九度, 今年从十一月上旬就开始下雪。 “去年下雪又停电, 村里也没有网络, 通讯中断, 再加上大雪封山, 我们一连吃了一周的泡方便面。” 对于生活环境的艰苦, 罗乐只是轻描淡写。 “我们驻村扶贫干部要求必须 ‘吃在村,住在村’ ,所以现在向子村这边的生活环境我已经习惯了, 当下就希望能再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
“扶好贫”———每一步扶贫策略都要落在实处
“要确保每一次出行自己和群众都有所收获, 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脱贫致富才更加有希望。” 在平安乡向子村驻村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罗乐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 面对面、 点对点地与群众交谈, 把党和国家优惠的扶贫政策传达给每一户每一人, 鼓励群众要树立信心, 从思想上脱贫, 要着眼向子村的特色产业,通过将产业发展壮大,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生活质量。 “今年我们交通大学的李天安书记到向子村实地考察指导工作的时候, 看到当地核桃树产业发展的不是很好,很多核桃树只开花不挂果, 还特别邀请了西南大学的曾教授到向子村来, 为村民指导核桃树产业的发展。这也为我们后面发展木瓜产业树立了信心。”
另一方面,向子村村级文化氛围低, 村民文化素质低下, 很多贫困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向子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 十几年前村里曾经有过小学, 但已经没有在办学了。习总书记说过 ‘扶贫先扶智’ , 而我作为交通大学派驻的扶贫干部, 自然对村里的教育问题就更为关注。” 为了村里的教育问题,罗乐做了很多努力, “现在村子里的小孩到云阳和巫溪读书的比较多,小学可以住校,但幼儿园的小孩子需要接送, 就给村民带来很多不便, 所以我多次向县教委和县里的主要领导汇报和反映了向子村的教育现状, 并申请在村里建一所幼儿园, 现在已经快要建成, 明年就可以开始招生。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适龄儿童读书,也给村民带来了便利。”
舍小家为大家, 扶贫工作从未停步
因为交通不便, 罗乐这一年多时间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向子村已然成为了他的另一个家。只是家中老父也日渐年迈, 还患有肺心病,几次病情紧急甚至抢救住院, 而作为儿子, 罗乐还工作在扶贫第一线, 没办法第一时间赶到父亲身边尽孝。
同时,他在向子村为孩子们建幼儿园、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可自家孩子今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 却没办法陪在孩子身边。“驻村扶贫这一年来,我最为愧疚的就是亏欠了家庭许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要有所抉择和取舍。既然我选择了为 ‘大家’ , 那就只能先放下自己的 ‘小家’ 。” 罗乐说道。
“虽然向子村是个比较贫困的村子, 但我们的产业也没有掉太大的队, 村上1550亩土地已经实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产业结构调整, 以前传统的 ‘三大坨’ 也已经转化成为一些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 今年发展了脆李252亩, 木瓜产业765亩, 烟叶162亩, 辣椒产业45亩。这一年, 向子村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会, 我很荣幸作为第一书记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 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大家仍然在为了脱贫致富而努力着, 我也会尽我所能拉着村民一起前进。” 说起向子村的发展, 罗乐是抑不住的自豪。
“这一年, 走遍了向子村的家家户户、 沟沟槽槽、 山山堡堡。时间的累积让我愈加热爱这片土地, 愈加热爱我的村民。” 一年多的扶贫工作已经把罗乐和向子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年, 岁月夺走了又一个春夏秋冬。所幸的是, 明媚多于阴暗, 阳光依旧灿烂。伴着静好芳华, 把爱与梦想装进行囊, 我勇敢地再次出发, 只为穷苦村民那期待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