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毕业季时。2019届毕业生们作为大学生活的“经验者”,经历与收获颇多。校报推出毕业季特稿,邀请数位2019届毕业生畅谈大学收获和毕业感言,聆听即将毕业的学子讲述自己的大学故事,带来属于他们的毕业“毕业说”。又是一年风起时九月,夏止于此,秋始于斯。进入大学以前,我们努力学会学习,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努力学会生存,所以有时候比起当年更觉得疲惫不堪。懒惰、迷茫、悔恨、误解……大多数人成长的味道都一样,而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度过这段青春,下半生便拥有怎样的开场。
如果迷茫于选择,大胆前进。作为一个大学生,从迈进校门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马不停蹄,在前进中去寻找前进的意义。追求进步比逃避更有益身心,人生的价值也会随着能力和被放大的视野,一直在水涨船高。
不必成为别人定义的样子,做好自己。有人喜欢独处,有人喜欢自控,有人喜欢恐惧。真正的优秀并没有人去定义,而一旦这些人被定义为成功,大多数人都向这些定义的优秀去努力。当我们学会如何做好一件事,便知道如何去做好每件事。
正确认识自我,屏蔽外界干扰,适应环境。宽容而不偏激,隐忍而不屈从,坦然而不世故。坦白而言,适应就是达到自己内心平衡即可,我们对待一件事的适应程度与面对方式,决定了我们周围的人事。身边的人是否打乱我的阵脚,在于我的心态。不必强求自己加入不适应的环境,只要有一定的信仰,有着同样平衡的人必然会朝你飞奔而来。
人生的际遇说不准,难免会回忆当初,四年的时间,从自以为很年轻到自以为很老……年华易逝,然而比起十八岁的毛毛躁躁,我更喜欢如今被岁月打磨过的自己,学过的知识会过时,会遗忘,但在碰撞中学会的做事习惯与处世态度,都会留在骨子里,变成属于我的一部分。此刻,与你共勉! (2015级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 孙新)四年后,我还在路上时光荏苒,当伸出手掌希望抓住时间让它慢一点,再慢一点的时候,它却如流水般滑过指间,悄然远去。犹记得站在学校大门前面朝学校的欣喜面孔,一眨眼,自己的足迹和笑声已经遍布校园的角落,到了收拾行李再出发的时候。
2015年9月,怀着心中的理想,我来到了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点燃孩子们希望的火苗是我的使命。
我庆幸,我的大学四年没有忘记奋斗,我始终坚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学习上不曾让自己懈怠。当大家参与竞选学生干部进行锻炼的时候,我选择了利用空闲时间去支教,希望将知识带去更远的地方,和孩子们有更多的接触……在大二暑假,我去了周口的一所农村小学支教,课堂上有一个内向的小女孩,她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在支教期间,她在慢慢地改变,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我临走时将亲手缝制的手工送给我,那时我明白了支教的意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每一步都是有用的,孩子们会因为支教改变,哪怕我们的力量很渺小。
支教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于我而言,在一次次的支教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加认可自己,我发现平凡的人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看着别人的生活,我也动摇过,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或者竞选学生干部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后来,我慢慢地发现,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我想要的,孩子们简单的世界、同行伙伴的鼓舞都让我走得更坚定。
未来的规划里,我想继续读研,弥补自己大学期间留下的一点遗憾,然后我想过上简单安静的生活。
即将启程,心中有很多的不舍,希望大家可以在各自的未来更努力,大学是一个发现梦、追梦和圆梦的地方,只要我们大家都能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相信我们都会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5级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 孙增洋)时光匆匆,你太难忘似乎真的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向着这充满了我奋斗、欢笑和感动的河大校园,饱含着开心、忧愁而又满是豪言壮志的大学生活。
在河大的每一天都是多姿多彩的,五彩斑斓的。这其中最让我感到放松的便是在图书馆阅读。在图书馆的特有的氛围里,常独隅一角,手捧一本爱书,细细品读从正午至日暮,忘了时间又何妨。当然我也有和平常小女生一样的爱好———追剧,这东西说不清能让你汲取多少营养,但总能给你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种别样的滋味。
如果让我的课余生活用两个关键字去描述,大概是旅游。和同寝的姑娘们一起在开封古城观享暮云楼阁古今情,在汴西湖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在清明上河园重闻鼓乐喧天歌盛世,一场即兴穷游,是我大学生活不可多得的美妙时光。
保研的那段经历可以说是苦涩与喜悦交织,但是寝室姐妹们和老师都给了我许多帮助,在自己难过的时候,即使当时大家都各自有要忙的事情,大家还是愿意陪我,去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
回望四年的经历,稍有遗憾的便是我的社团生活,当时加了几个社团,但是参加活动较少。我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去认真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并且坚持学习到底,或者加入学生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
忽而今夏,又逢毕业季,彼此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但留下的这四年,将会一直留在我心上。(2015级商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 陈冬晴)因热爱,我一往无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知不觉,我的大学生活就将告一段落。细细回想,在这四年里,我收获最多的,除了知识,就是在社团工作的经验了。
初入大学的我,因为热爱,选择了青协。刚开始,我只是一只菜鸟,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做好。那段日子,是艰涩与新鲜并存的,在刚开始的那一年,我学会了承担责任就是要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了大二,成为了一名部长,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焦头烂额”的感觉。在学习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还要兼顾社团工作。在那一年,总有几个夜晚,为了不耽误工作,我桌上的那盏灯伴我从深夜到黎明;为了一项活动能顺利开展,我的课余时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往开会的路上。那一年,我在开心与失望的交织中成长。到了大三,我有幸成为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多了很多和老师直接沟通的机会,对青协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为青协工作的日子里,我视青协如自己的孩子,尽心尽力地工作,希望它能好一点,再好一点。大学四年,我四分之三的时光都播撒在了青协。有人问我,因为工作而失去了很多自由的时光是否后悔?我的回答是:当然不后悔!能够与青协结缘、在这里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何其幸运。我成就青协,青协亦成就了我。
对于马上就要到来的小19,学姐要告诉你们的是:大学仅此一次,四年不可复制。无论怎样都不要丧失对生活的热爱,要时刻谨记“车到山前必有路”。(2015级外语学院 德语专业 刘博文)青春不散场,未来的我们一起光芒万丈———学霸宿舍共同成长见到学姐们时,她们都在宿舍。在我表达想要采访她们的意愿后,她们很热情地邀请我进了宿舍。时至夜晚,她们都在整理着这似与以前同样平淡的一天,敷着面膜,听着轻柔的歌。她们温柔地听看我的采访,又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面容上都是恬谈的浅笑。
这个生命科学学院的宿舍里住着四个可爱又努力的姑娘———王雅男、李姿璇、崔俊俊、赵亚楠。结束了四年大学生活后,她们分别要去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态研究所继续攻读研究生。大学四年里,她们一起参加过许多学科竞赛,做公益活动,共同成长进步,最终一起逐步接近理想。
谈及读研的初衷,李姿璇说:“我们四个人都有各自的目标和想要努力的方向以及将来期望的生活,所以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我们不约而同地决定考研。”没有明确的一个人提出带领大家考研,而是各负理想,携美好初心共同努力,这样的友情着实让人羡慕。
成长路上定然不会一帆风顺,在理想实现之前她们也有迷茫无助的时候。“第一次参加学科竞赛,第一次撰写学术论文,第一次做数据分析,每个第一次我们都手足无措,甚至也无数次产生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导师的指导、师兄的鼓励都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但是支撑我们走下来的最大的力量,是四个小伙伴的互相支持。”王雅男一边说一边笑着拍了拍伙伴的肩膀。赵亚楠也笑了:“对啊,当时距离考研不到一个月了,我的专业知识还没复习好,英语刷题成绩也不太理想,是她们三个帮我梳理知识点、调整心态,她们真是我的幸运星!”
四年青春即将散场,站在时光的末尾回望收获,四个姑娘笑得很灿烂:“为学习洒下的汗水,在公益中体会到的快乐,在担任干部时学到的能力,都是莫大的收获。但是不怕矫情,遇见她们啊,才是整个青春里最大的收获。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们会继续携手奔跑,向着希望和阳光一路前进!”
未来很长,愿她们始终努力生长,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2015级生命科学学院 王雅男、李姿璇、崔俊俊、赵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