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泰山慈善寺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20世纪初, 冯玉祥将军曾经四上天泰山, 并在天泰山留有摩崖石刻六处, 至今保存完好。2005年10月, 为缅怀冯玉祥, 慈善寺辟 “冯玉祥将军事迹陈列室” 。
天泰山与慈善寺
天泰山, 又名天台山、 天太山, 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 最高处海拔430.8米。天泰山东临南马场、 北马场, 南抵双泉寺, 西至潭峪, 北达挂甲塔。天泰山东西长1.1公里, 南北宽0.7公里。天泰山峰峦叠翠、 沟壑纵横、灌木丛生、 流泉潺潺。
天泰山西北峰有慈善寺, 慈善寺又称天台寺, 俗称魔王老爷庙。清 《燕京岁时记》云: “天台山在京西磨石口, 车马可通, 即翠微山之后山也。每岁三月十八日开庙, 香火甚繁。寺门在南山之麓, 寺在北山之颠, 相去几至里许, 沿山有流泉三四, 涓涓不穷。 ”慈善寺坐北朝南, 始建于明代, 是一座集释、道、 儒和民间诸神为一体的寺院。慈善寺有24座殿宇, 可分为西路佛教、 东路道教和院外民间诸神三部分。
西路佛教殿宇 慈善寺远门上建有文昌阁, 文昌阁北有接引殿和卧佛殿。沿山路经院外民间诸神 “七星” 庙宇行300余米, 来到山门殿。山门殿坐北朝南, 面阔三间, 石额上镌 “古刹慈善寺” 5字。殿内供奉关羽和韦驮, 相对而立, 俗称 “老爷庙” 。过山门殿为大悲坛, 大悲坛又称大悲殿, 面阔五间, 硬山正脊, 前廊后厦; 硬山正脊上饰有砖雕, 十分精美。大悲坛殿堂内供奉千手千眼观音,东西配殿为伽蓝殿、 地藏殿。大悲坛后是藏经阁, 俗称古佛楼、 魔王老爷殿, 殿宇为两层楼, 面阔五间, 楼下原供奉魔王肉胎真身, 楼上供奉三世佛。东西配殿为圆通殿、 达摩殿。
东路道教殿宇 慈善寺东路为道教殿宇, 有前后两院和东山坡三部分。前院主殿为三皇殿, 坐北朝南。东配殿为财神殿; 三皇殿后有斋堂。后院主殿为吕祖殿, 坐北朝南。东山坡上有玉皇殿、 天齐殿、 龙王殿, 均坐北朝南。
院外民间诸神庙宇 这一组庙宇坐东朝西, 由南向北依次有: 小财神殿、 王三奶奶庙、 弥勒佛殿、 娘娘庙、 火神殿、 吕祖殿、 马王庙七座庙, 号曰 “七星” 。
顺治帝出家天泰山
魔王菩萨于康熙十七年 (1678年) 三月十五日清晨圆寂, 真身不腐, 弟子们将其供奉在慈善寺 “莲花宝阁” 龛内。传说魔王菩萨为清入关第一位皇帝顺治, 八旗民众对魔王菩萨最为崇拜,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 京城大兴、 海淀的八旗旗民都十分虔诚地进香膜拜。家住荐福山 (克勤峪) 隆恩寺村饶余敏亲王阿巴泰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 、 其子安亲王岳乐看坟守墓的 “包衣” 们世代相传, 都说魔王菩萨就是顺治皇帝。
旧时, 魔王菩萨肉胎真身佛龛后有一首题壁诗, 题为 “圣祖章皇帝圣语遗迹” , 即 “顺治归山诗” , 洋洋三百余言, 出语惊人, 绝非常人所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乃山河大地主,忧民忧民事转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来去昏迷总不知。
不如不来亦不去,亦无欢喜亦无愁。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又知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但愿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每日清闲无有事,空向人间走一回。
口中吃的清淡味,身上穿的补衲衣。
五湖四海为宾客,逍遥佛殿任僧栖。
莫道僧家容易得,皆因前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亦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又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世事如同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代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辈,南北山头卧泥土。
恼恨当年一念差,龙袍换去紫袈裟。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真去,管他千秋与万秋。
民国 《老北平旅行指南》 载: “……后院崇阙, 上下共五楹。内供佛像, 系肉胎坐化,隆准凤目, 状貌英武, 宛若天人。说者谓系清帝顺治出家后修真成果, 坐化于此。而寺僧则称燃灯古佛, 肉体成圣, 嗣经清帝敕赐,号为魔王和尚。匾额及碑文, 均为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御笔。殿侧陈石缸一, 缸为佛坐化时原用埋葬之具。相传佛体入缸二日, 闻异香四溢, 出缸中。徒众尊遗嘱, 即将遗体取出, 供于龛中, 迄今垂三百年, 无丝毫损毁。 ” 据说, 1937年冬, 慈善寺失火, 将魔王菩萨真身烧毁。
冯玉祥四上天泰山
冯玉祥 (1882年—1948年) 。安徽巢县(今巢湖市) 人, 字焕章, 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 行伍出身。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
冯玉祥对天泰山情有独钟, 他亲切地称天泰山为 “天台山” 。冯玉祥曾经四上天台山, 三次在慈善寺居住。1912年, 袁世凯决定重新编练军队, 名为备补军, 分前后左右中五路, 冯玉祥在左路备补军任前营营长。5月中旬, 奉命开往京西三家店, 守护陆军部军械局。闲暇时, 冯玉祥经常到天台山散步、 游玩, 称 “这一带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若是发生战争, 只要地形熟悉, 这许多地方都可以大大的利用的。 ” 在三家店驻军半年, 即奉命到平则门旧火药局驻防。1913年春天, 又奉命开回三家店, 驻守军械局。
1917年3月, 冯玉祥任正定府第六路巡防营统领, 巡防营直辖于直隶省。他觉得“每天闲着, 无事可做” , 就上呈文辞职, 连辞不准, 气愤之下只好称病, 到天台山去 “养病” , 住在慈善寺。7月1日, 张勋复辟, 冯玉祥当即下山, 典押自己的房产, 充作军资, 率部讨伐张勋。
1924年10月, 冯玉祥发动 “北京政变” ,推翻曹锟贿选政府, 逐溥仪出紫禁城。冯玉祥领衔致电孙中山, 邀请北上, 遭到段祺瑞、张作霖的反对, 他们暗通消息, 百般刁难, 冯玉祥只好 “激流勇退, 高揖群公” , 于同年11月25日, 冯玉祥再上天台山隐居, 他和眷属住在慈善寺东跨院吕祖殿小院。
1928年7月6日, 冯玉祥在碧云寺与北伐军各集团军总司令谒祭孙中山陵寝之后,翌日故地重游, 寻访旧迹, 他骑着毛驴上了一趟曾经隐居过的天台山, 并在慈善寺住了一宿。
天泰山的摩崖石刻
冯玉祥在天泰山留有摩崖石刻六处, 至今保存完好。
天泰山后山摩崖石刻四处, 阴文楷书。
“耕读” : 每字80×65公分;
“淡泊” : 每字60×45公分;
“灵境” : 每字75×60公分;
“谦卦” : 刻石1.8×5米;
刻石分上下二部: 下艮上坤, 字大27×27公分; 下部刻卦辞、 象辞和六爻全文, 计209字, 分24行书写, 每行9字, 8×8公分。
天泰山前山摩崖二处, 阴文楷书。
“勤俭为宝” : 每字70×65公分;
“真吃苦” : 每字70×65公分。
天泰山前山和后山的六处摩崖石刻,1924年12月23日、 26日和30日冯玉祥亲笔书写, 亲自选址请石匠镌刻而成。
冯玉祥隐居天泰山写的楹联
1924年12月1日、 2日和4日, 冯玉祥先后写对联五副, 联语:
松蟠福地千山翠,
月到天台万里春。
——与慈善寺玉宗和尚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作人。
——与黄延初副官
无怠无荒惩逾豫,
不矜不伐喜劳谦。
——与刘砥泉
义洽同仁无睽隔,
行坚苦节自咸宜。
——与唐悦良
穷经安有息肩日,
学道方为绝顶人。
——十二月四日写
天泰山慈善寺庙会
旧时,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前后三天为天泰山庙会之期。慈善寺魔王老爷殿前 《重修魔王殿碑记》 镌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 三月望日, 碑文云: “…… (天泰山) 例于每年三月之望, 为古佛成道之期, 远近村民, 绅商学界, 善男信女焚香顶礼者, 络绎塞途, 感灵祈福者, 争先恐后, ……诚为一方香火极盛之寺也。 ” 慈善寺现存碑刻26方, 从清康熙到中华民国各年代都有, 其中不乏“盛会” 、 “老会” 碑, 均与香会 (即庙会) 有关。天泰山庙会从佟家坟村上山到远门约2里,主要是商品集市, 不仅有京城各种小吃、 日用百货和各种农具, 还有拉洋片、 硬气功、 变戏法等各种杂耍, 山门外有戏楼, 庙会期间搭台唱戏, 有西皮二簧 (京剧) 和蹦蹦戏 (评剧) 。慈善寺的24座殿宇为善男信女焚香膜拜之所, 许愿还愿的、 求子求福的、 祈求平安的……每天香客游人络绎不绝。1958年, 庙会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