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首届物理文化节开幕

本报讯 (记者 刘威 通讯员 刘超卓) 5月9日, 以 “格物明理, 追求卓越” 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首届物理文化节开幕式举行。

本届物理文化节由教务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主办, 理学院承办, 受到山东物理协会、 华东地区高校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关注, 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立德树人, 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 繁荣校园文化, 浓厚物理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打造物理学教育的第二课堂品牌。本届物理文化节将持续一个多月, 期间将举办一系列极具物理特色的活动, 包括名家讲座、 物理讲坛、 学生论坛、 物理竞赛、 科学文化成果展、实验室开放参观、 校际交流、 物理人物访谈等内容。

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刘华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滨海学院等兄弟院校教师代表、 学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理学院院长魏宝君主持开幕式。

刘华东对物理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表示,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会产生强大生命力, 助推学生成长、 成功,物理文化节将会给广大师生带来更多遐想、 探索和思考, 也将会给学校教师的学术发展、 学生的学业进步带来定力,张力,展现物理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校产生良好的影响力。

开幕式上, 清华大学王青教授作 “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 的专题报告, 介绍国际超一流大学关于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观点, 阐述以本为本的教育回归对我国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结合其本人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六年的翻转课堂实践经验,向师生介绍了如何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 改变大学物理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教改投入不足等现状的体会与思考。

同济大学任中洲教授作 “超重新元素研究进展” 的专题报告,回顾人类发现新元素、 超铀元素、超重核素的重要历程, 讲述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及其影响。他结合自身经历, 介绍了中国科学家近年来在寻找新核素方面的前沿进展, 期待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中国元素和中国贡献, 并介绍了超重原子核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自己的相关工作, 鼓励同学们投身物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