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不倒翁与仙人掌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在外求学,亲情于我们来说,那么近,又那么远。人有很多情感,但最浓最珍贵的莫过
于亲情。它是血脉里流淌出的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是生活中酿造的温馨,维系着和谐与幸福;是家风中溢出的美德,在大地上代代相传。

亲情,或是一件物品,或是声声温柔的呼唤、几句简单的问候、你不愿意听的唠叨,又或是一场迟来的理解与体谅……这一事一物都是源于爱。

家乡千里远,往往梦中回。这份浓烈的思乡之情,我们永难割舍。就让这片片文心、点点墨痕带着一抹思念与感恩,替我们飞向远方的家,聊以寸心报春晖吧。

在一条清澈狭长的小河旁,有一栋楼房,那是我住了十几年的家。我亲眼看着红砖房建起、土坯房倒落,亲眼见着新人长、旧人去。这个小小的家,见证了父母亲相互扶持、饱经风霜的历程,也见证了我从年少轻狂到经年成长的时光。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个很叛逆的女孩。青春期的我,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学校的我温和如水,即使别人欺负我,我也总是选择容忍,戴着微笑的面具示人,隐藏起内心的狂躁。可一回到家,我心中的怨怒便一泄而出。我和母亲顶嘴,母亲也会生气数落我,我俩总是会愈吵愈凶,最后总会以我摔门而出告一段落。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别人,却转过身去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那时的我,和母亲有着很深的隔阂。我的要求从来得不到她的答允,我的表现从来得不到她的肯定。

每次吵完架,我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在日记里写下我所有的愤懑。我似乎顶着暮霭沉沉的阴云,不渴望阳光、不向往明朗,始终活在自己的阴霾里蹉跎时光。那时母亲就像一棵仙人掌,撑着单薄的身躯,挺着傲娇的刺,谁也伤不到她。而我则像一只不倒翁,鼓着空心的驱壳,守着自己的立足点,谁也打不倒我。我们都在各自倔强地坚持着。

曾经的幼稚和荒唐终究随着成长消逝了,我不再放大母亲尖锐的刺,而开始注意到她单薄的身躯。

就像所有的平凡夫妻一样,母亲和父亲偶尔也会吵架。从前我只觉得是母亲太斤斤计较、啰嗦,又总是不给父亲留情面。吵得最严重的那次,缘由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了,我只记得父亲很生气。他们吵得很凶,我和弟弟坐在一旁不敢出声。争吵了许久后,父亲夺门而出,房间里顿时异常安静。我以为母亲会哭,可是她没有,她只是像往常一样招呼我们去洗澡、睡觉。她表现得很平静,可是我却很想哭。我在想,母亲会不会在寂静的夜里独自流泪,母亲其实也很弱小,只是她向来都表现得强大。

后来,在外住校,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家,我与母亲的争吵声也逐渐在我的记忆里淡化。那时我才发现,母亲其实是最懂我的人,而我却是在之后的岁月里才开始慢慢理解她。我的母亲,她竖起全身的刺武装自己,她假装强大、假装无所畏惧,但她其实也是脆弱的、无助的。我以为我从没见过母亲哭,却突然想起在初中家长会上,学校组织的那次演讲,母亲听得流泪了。我感谢我的母亲,她用她单薄的身躯支撑起繁复琐碎的生活,而我,终究也还欠她一句道歉。

时间会消散所有的刻骨铭心,只留下最深邃悠远的宁静。这是我和我母亲的故事,也是我成长的故事。我的母亲,我的仙人掌,一直在那儿立着,从未离开、从未变化,她依旧单薄,依旧尖锐,但我逐渐长大,不再是那个倔强的不倒翁。我愿化作阳光雨露,去守护她孱弱的身躯,轻抚她累累的伤痕。但愿我们都还有机会去弥补那些年错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