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刘华东向彭淑清、 蒋含宇赠送纪念品 杨安摄影
60年前, 《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 这张曾收录在小学课本的照片在那个年代家喻户晓, 诗人臧克家专门为照片题诗。照片里毛主席左右两边依偎着的少先队员彭淑清、 蒋含宇在12年后结为伉俪。彭淑清1963年就读于我校机械系炼厂机械专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照片公开发表60周年之际, 4月19日, 彭淑清及其丈夫——中石化江西石油公司原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蒋含宇来校访问。党委书记王勇会见彭淑清、 蒋含宇伉俪。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刘华东, 师生代表与彭淑清、 蒋含宇伉俪座谈。座谈会上, 彭淑清、 蒋含宇向学校捐赠与毛泽东主席相关的油画、 图书、 工艺品等珍贵历史资料。会后, 彭淑清、 蒋含宇亲切接受学生记者的采访, 回忆当年为毛泽东戴上红领巾的幸福时刻, 鼓励大学生们好好学习、 报效祖国。
“我们很幸运能够有这样的经历, 与毛主席合影是我们的荣耀。 ” 彭淑清、 蒋含宇回忆起60年前的场景, 仍旧非常激动,充满了感恩。1959年6月, 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并到韶山学校视察。 “当时接到通知, 辅导员让我向毛主席献花, 我就急忙跑到校园花圃里采了两束花, 在毛主席踏上儿童桥前将两束带着露珠、 满含韶山少年爱戴之情的鲜花献给了主席。 ” 彭淑清回想起那时毛主席接过鲜花后, 向她微笑着点点头, 鼓励他们: “要努力学习, 争取做个好学生。 ”
“当时辅导员告诉我们有位首长要来学校视察,学校决定由我们向首长赠送红领巾。”蒋含宇回忆起当时向毛主席献红领巾时的场景,他在毛主席准备与同学们合影之时,到毛主席跟前,踮起脚尖,恭敬地行了个队礼,把红领巾系在他的胸前。收到红领巾的毛主席幽默地对大家说:“那我就把红领巾带到北京去。我现在又年轻了, 变成少先队员了! ” 逗得大家都笑了,毛主席也笑了, 摄影师侯波抓住了这一瞬间, 按下快门, 定格了这张被称为 “仿佛能听出笑声” 的照片——《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 。
毛主席对他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好学生”的鼓励,彭淑清与蒋含宇一直谨记在心中,两人相互帮助,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3年,蒋含宇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彭淑清考上了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临毕业那年,两个人相恋了。“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尽管我们两人功课都很繁重,但老乡、同窗、好友的浓浓真情,却使我们越走越近。最终在大学四年级, 我们相恋了。”蒋含宇说。
在大学毕业时, 蒋含宇、 彭淑清响应毛主席、 党中央的号召, 服从国家需要,他们共同选择了面向工厂、 面向农村、 面向基层。蒋含宇被分配在凌源县农村锻炼, 彭淑清则被分配到锦西石油五厂, 他们先后参加了江汉石油会战、 九江石化总厂建设。
60年前与毛主席的那一次见面, 对彭淑清、 蒋含宇影响很大。彭淑清说: “回首这些年, 我把毛主席当年对我们的期望当作前进的动力。怎样对待生活、 工作, 怎样对待困难、 荣誉, 我们坚守一条原则: 我们所做的一切, 一定不能给毛主席丢脸, 不能给韶山人民抹黑! ”
毛主席关心下一代、 联系群众和艰苦朴素给彭淑清、 蒋含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蒋含宇表示他们对结婚纪念日并不看重, 但毛主席的诞辰、 毛主席会见的日子, 成了他们最难忘的 “节日” 。他们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毛主席的专题收藏, 还常常在与毛主席相关的纪念日办展览, 写研究文章, 宣传毛泽东思想, 宣传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蒋含宇说: “红色情结融进了我们的血液, 一辈子永不变色。 ”
蒋含宇希望青年学生在任何时代和就业背景下, 都要下基层去看看。 “在基层的锻炼是必修课, 即使学校里具有完整实验装置, 但实际的生产一线与学校的实验装置还是有区别。 ” 他认为在基层的历练无论时间长短, 无论经验积累的如何, 历练的过程都必不可少。同时, 蒋含宇期望当代青年学子应当多阅读伟人传记, 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书本是必要的, 但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专业知识, 还应当创造性的学习, 独立思考。你们应该适当地了解历史, 阅读伟人们的传记, 会对你们有所启发。 ”
彭淑清鼓励青年学子在面对困难时要有毅力和勇气,同时表示如今的青年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应当珍惜当下, 努力成为国之栋梁。 “我希望你们能够在石油大学老师的培养下、 教育下, 好好学习, 在校期间争取做一名优秀学生!毕业后当一名勤奋上进的优秀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