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车
○陈佳琪
我们家最早的车,在我的记忆里,是一辆大货车。爸爸那时候开着它,奔波于东西南北运送货物来赚取生活所需。车很高很大,黄色的车头,黑色的车厢,像飞驰在路上的一头壮硕的钢铁牛。这车,只能坐爸爸,坐爸爸的副手,坐鱼虾鲜果,坐服装纸盒,不坐妈妈,不坐弟弟,也不坐我。车开出去,短则两三天,长则半月甚至一月,再见到了车,就再见到了爸爸。那时候我问爸爸,出了村子,外面是什么样。爸爸说外面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又一个仓库。那个时候,我五六岁。
后来,爸爸也学着别人做生意。那辆大大的车从此就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红色的面包车。面包车比货车小了很多,却承载了更重要的任务。除了在城里运输货物,还载了妈妈,载了弟弟和我。我们从农村搬到了县城,那辆红色的面包车是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跟之前联络的工具。爸爸很爱惜这辆车,为了买它,爸爸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人有力气用尽的一天,车子也有。于是爸爸只能再换掉它了,这次,是辆银色的面包车。这次换新爸爸只考虑了几天,比第一次要果断得多。这两辆面包车没有出过小城,因为爸爸不再长距离的运送货物了,爸爸没有再出过小城,车也就没有;爸忙着活,车也跟着受累。
我十四岁那年,家里终于有了一辆小轿车,那是辆银灰色的精致的车子。小轿车矮矮的,我有一段时间上车时总会叩到头。爸爸对这一辆车很疼爱,不拿它运送很重的货物。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载人的。这辆车去过北京,去过黄山,去过九华山……爸爸不再只忙着生意了,开着车载着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十七岁时,银灰色的小轿车下岗了,这次来我们家的是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它的车厢很高,不会叩到头。爸爸说,他就是一辈子辛苦命,坐不惯小轿车,还是高点的好。这辆车,送我进了大学。
爸爸中学没有读完就辍学了,乡下的孩子不读书就要把力气出给土地。可爸爸脑子灵光,当村民们在家乡附近种地养牲畜打零工时,他劝爷爷奶奶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很多钱买了一辆货车来跑活,于是,我们一家先搬进了县城。然后他学别人做生意,他敢冲敢拼,任劳任怨,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车,没有出过县城的车和看过很多地方的车。
爸爸回顾过去时,总是感叹道,要不是国家政策好,哪有他的今天。我见过爸爸拥有的所有的车,爸爸每换一次车,我们的生活就好像往上走了一个台阶。爸爸告诉我之前在农村,几十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可是这十几年,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儿女、县城子弟走出了小小的地方,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今年我回到家时,看到爸爸在保养家里的车,我笑着问爸爸外面有什么,这次,不再是一个又一个仓库,爸爸说外面有女儿的大学,有山有水,有各色风土人情,有不同美食……爸爸的车不停换新,爸爸却不停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