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的“山农榜样”———53个 2019届毕业生考研优秀群体素描
每一个追梦的身影,都将被定格为历史。
每一滴奔跑的汗水,也都将浇灌出未来。
在山东农大的校园里,今年的毕业季就有这么一群追梦人,他们用自己追梦的行动创造了山农学子的历史,他们用自己奔跑的汗水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
他们中有全部发展为共产党员的“先锋宿舍”,有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的 “模范宿舍”,有创办实体公司的创业团队;他们中有史上人数最多的8人“学霸宿舍”,有全员持有国家发明专利的“科创宿舍”,还有集体推免研究生的学生组织;他们就是山东农大53个集体考取研究生的光荣群体,他们是7383名2019届毕业生中涌现出的“山农榜样”。
初心与信念:在服务学生中成长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是大学生中的“带头人”。奔跑的路上,追梦者的行列里,他们始终冲锋在前。
农学院学业发展中心是大学生开展学业指导、学业规划、学业提升的自我教育平台。作为中心主任,王瑶瑶带领团队成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及学科竞赛,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帮助同学们做好学业规划。她坚信“学习是成功的捷径,但学习本身没有捷径,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根据计划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注重平时积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4名骨干成员率先垂范,全部推免至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学们的学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做一名政治合格、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是南校区11#417宿舍4名成员的坚定信念。宿舍里的董怡苇、梁潇、赵玉文、吕金花在四年求学的过程中先后加入了党组织。“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她们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做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学生会干部,她们践行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作为光荣的党员宿舍,在自我发展上继续为同学们作出了表率,4人都考上了研究生,在她们的带动下,园艺学院还有5个宿舍全体成员考研成功上岸。
规划与行动:在优良学风中奋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追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既体现在规划中,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好的,那我们就一言为定,开学以后拿出干劲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势如破竹。”新学期开学前,公管学院南校区8#404宿舍4名成员通过微信电话立下了目标,相互鼓励。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梦想,她们在学习上互相“攀比”,不甘示弱;在生活上互相监督,严于律己。考研期间,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早出晚归、形影不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全部考入了“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临近毕业又相约立下了新的目标……和404宿舍一样,南校区6#210宿舍的6名小伙子也是这样做的。“走,去学习了”,一度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考研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没有我们在考研复习阶段的相互鼓励与帮助,就没有我们6个人全部上岸的今天。”他们每个人都应感谢彼此,虽然目标院校不同,但是考试科目相似,一手资料和信息做到了共享,才使6个人都能够有条不紊按计划完成了复习任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考研必须拿出那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狠劲儿才能笑到最后。今年,这样的考研宿舍在植保学院涌现出了12个,“磐石工程”先进宿舍、“三星级”宿舍、优秀学风宿舍成为他们最靓丽的底色。
执着与坚持:在双创实践中前行“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4年的大学时光,山农基因已深深地镌刻在追梦者的心坎上。
“奶爸乳制品”创业团队在学校小有名气,6名骨干成员全部考取了研究生。团队成员梁世圆在谈及学习与创新创业的关系时深有感触:“创新创业的经历对我自己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经营团队和参加比赛,感觉格局更大了,视野更开阔了,学习思路、学习规划也更明晰了,真正体会到了以赛促学的魅力。”一路走来,团队的指导老师王琪一直感受着成员们的成长,“正是创新创业给了大学生认识专业背景、了解行业现状、掌握科学前沿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收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魏瑞鑫同学你好,请你到机电学院团委来领取一下你的专利证书。”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魏瑞鑫转身向舍友们分享了这一喜讯。作为北校区3#321宿舍的舍长,他与其他5名成员携手并进,勇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组队参加学科竞赛和双创赛事,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中,宿舍全体成员齐心协力突破一个个难题,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6名兄弟日常一起讨论学习、分享经验,说说困难、想想办法,在创新创造中突破自我、收获成长,也让他们在考研复试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既定的考研目标。
责任与担当:在全面发展中圆梦“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全面发展的山农学子始终奔跑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征程上。
动科学院南校区 14#511宿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宿舍”,宿舍里的8名兄弟今年都考取了研究生。这8位 “学霸”有着与众不同的模样,人人都有特长:文学社社长、体育部部长、辩论队队员、篮球队队员……他们坚持把学习作为学生的天职,把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课外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4年,最让我们宿舍骄傲的是干净整洁的宿舍卫生”,舍长刘廷俊说,“我们是一个敢于担当、诚实守信、爱学习、爱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集体。”
全面发展的,不仅有“八兄弟”,还有“六姐妹”。信息学院北校区10#610宿舍夏舒娴这样回忆考研的日子:“我们并不是每天伏在考研书籍中的书虫,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宿舍里3名党员坚持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团支书王燕菲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班级事务,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丛思卉要时刻关注工作,我们都很忙的。”保研至南开大学的宿舍成员李冉,担任“知行”助学协会会长,考研的日子里她负责每天喊大家起床、搜集考研资料与大家共享,协会的工作也没有耽误。宿舍里还有2名协会会员,考研期间助学活动一次也没有缺席。现在“六朵金花”忙得还没来得及一起庆祝,不过女孩们早就彼此约定,在以后的日子里,“扛起责任、全面发展”依旧是共同的坚守。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去年的这个时节,我们共同见证了29个考研宿舍的奋斗历程,今年的农大校园里,53个考研群体延续了追梦者的足迹,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会有更多农大学子加入到“山农榜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