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作为曾经在学校工作后又离开学校的一帮子人的代表登台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又十分忐忑。荣幸的是,学校没忘记我们;忐忑的是,我对学校的贡献太少太少。请允许我称呼江阴学院一声“母校”!
29年前,我还是个英俊青年,大学毕业,怀揣叮当作响的十块硬币和轻舞飞扬的梦想,来到江阴职工大学报到,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里是我结束学生时代、迈向社会的第一站!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我被安排住在教学楼一楼女厕所对门的宿舍;也是在这一天的中午,同事赵云才先生分给了我半罐午餐肉,这一切,让我感受到学院真好、学院的同事真好!
真的,当时的我,其实对怎样当好一名老师,心里啥谱也没有。是尊敬的前辈,引导我怎样备课、上课;是亲爱的同学们,给了我站好三尺讲台的勇气、信心;是学校领导的鼓励和信任,让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自认为尚属合格的老师。
是的,当时的学校,条件艰苦。但领导、同事们相处,像兄弟姐妹;与同学们相处,是师生,更像朋友。我在职大虽只工作了12年,但职大的这12年,承载着我的青春,伴随着我的成长。如果说今天我的事业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就,也得益于职大的培养,根植于职大的文化。至今想来,在职大工作的时光,是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17年前,我带着“世界这么大,
我想去看看”的想法,离开了学校。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但教师的职业最阳光;外面的世界是街市,学校的生活如清泉。我们离开职大的一帮子人,也常常在一起讨论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为学校的发展感到无比的骄傲!
一年前,我们离开职大的一帮子同事欢聚母校,栽下月季花,尊敬的老校长蔡崇武先生起名为“寄梦园”,并亲笔题字。是啊,母校美丽的校园,寄托着一届一届职大学子的梦想,寄托着一辈一辈职大人的情怀!
有一天,我们男教师们都热爱的沈院长将寄梦园盛开的月季花照片发到了群内,我校著名的打油诗人赵云才先生立即跟发一句:“解得繁花语,说与栽花人”。是啊,母校的老师、领导就是辛勤的栽花人,离开学校的我们,在母校四十周年大庆的今天,衷心向母校道一声:“谢谢母校的栽培!”
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袁朝钢老师讲到,母校是在火灾废墟上成立的,应了一句成语: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母校是废墟上飞升的凤凰,祝母校更加红火、辉煌!
今天,我向母校表个态:如果母校需要我的时候,我随时听候母校召唤!最后,再次感谢母校的邀请,祝各位同学、校友、老师、领导身体健康、事业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