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志存九天 心系华夏——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暨北京九中教育集团成立九周年







5 月20 日,为迎接北京市第九中学成立73 周年,同时也是九中教育集团成立9 周年,九中教育集团全体师生在九中体育馆精心筹备了一场戏剧盛宴。值此佳日,九中教育集团全体将以此次戏剧节活动为契机,回首历史、缅怀英烈,学习“红色精神”,为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上九中教育集团全体师生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七七十年前,新中国成立,这是无数革命先驱用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的。广大集团师生在戏剧节上唱响爱国心、弘扬报国志,以演绎伟人、英雄、先烈的戏剧故事,讴歌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我们后来人要牢记使命,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建功立业!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建功立业的方式就是以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做好“四个引路人”,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
  自古英雄出少年。对于和平时期的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要求我们: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成就人生理想,担当时代使命!
  前不久,北京市及石景山区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石景山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我们正努力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参加演出的同学们接到演出任务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角色的了解、剖析、揣摩和再现中。之前,他们可能对所饰演的角色并不熟悉,角色所处的时代与我们的生活也相距遥远。各自负责的不同角色,尤其是气度非凡的伟人与英雄角色,需要同学认真领会、努力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收获到了极为宝贵的体验。
  这正是教育戏剧的独特魅力所在。早在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就提出“戏剧实践学习”的概念,从此开启了教育戏剧的先河。诸多的教育实践业已证明,教育戏剧对于学生内在精神、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集团各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继续探索,完善方案,固化成果。
  5 月20 日的集会,也是每年一度的集团日活动,2010 年5 月21 日,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在我区率先成立。九年来,集团办学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成为工作伙伴,他们相互学习、交流,不断迸发教育智慧的火花,接续引领学子们走上成才之路。
  回顾集团发展历程,6 所学校和合共生、联动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均等化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与此同时,固本鼎新、创新发展的脚步也从未停歇。集团强大的发展合力,正不断惠及周边百姓和广大学子。
  集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各位家长朋友、各友邻单位代表、各兄弟省市、兄弟集团教育同仁,媒体朋友们,感谢您的关注、信任和大力支持!

 

成功唯有巉岩小路

有一句话说的好,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 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 我通过竞选得到了饰演徐鹏飞的角色。背词之余, 我开始从原著里, 从电影, 电视剧里仔细的分析这个角色。有时, 我被老师批评, 心里尽管难受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 分析、 总结我为什么摔倒, 然后继续前进。距离演出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我们这些 “演员” 还要兼顾排练演出。在这样的条件下, 我有时都想放弃了。我自己安慰自己, 当年雷锋在部队演出队时, 一口气报了七八个节目, 不是一样的应对自如吗?江姐为了新中国, 抛头颅, 洒热血。我这点困难, 又算得上什么呢?我鼓起劲儿来, 坚持了下去。为这次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台上的成功, 是由台下百余天的拼搏积累出来的。我领悟到做好一件事很难。 成功的道路唯有巉岩小路。 若要通过, 只得加倍努力。 金四小学生 林军臣

让精神永远流传

我所参演的节目是 《致敬英雄王二小》 , 我饰演其中的讲解员。刚刚开始排练时, 我没有领会到这部剧的深刻含义。后来通过更深入了解, 我才知道: 王二小非常爱乡亲们爱国, 为了掩护群众, 消灭日本鬼子, 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被他那爱国的精神感动了。也许, 没有他, 我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 不会过上这么和平幸福的日子。于是, 我把对王二小的这种感动倾注在我的表演中, 一心一意演好我的角色, 把感动带给他人, 让精神永远流传! 金顶街第二小学学生 陆秭君

喜剧与我

在这次演出中, 老师与同学们配合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他们的品质。大家都在想怎么做最好、 怎么做最完美。凭借着这种精益求精的劲头大家的演出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让我领悟到, 在一个团队里, 只有团结一致、 一起努力才能做到最好。 北辛安小学学生 尹奥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今天, 不管你身在何处, 请向所有为民族独立、 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他们以英勇之举, 开辟中国新天地。吾辈自强, 笃定前行, 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 才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一首歌, 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雄壮的旋律, 凝结了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那年, 那月, 为了守护我们, 为了捍卫和平, 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 远离故土亲人, 奔赴战火弥天的前线。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战斗, 有的连队一百多张年轻面孔, 只剩寥寥之数, 有的连队在猛烈炮火下共赴光荣, 还有的连队在冰天雪地中, 化作了 “冰雕连” ……数万将士, 烈骨忠魂, 不留姓名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 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 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 一条泥泞的小路尽头, 有一座很少有人知道的颇为神秘的墓地。这里安放了数百具志愿军烈士遗骸, 但他们叫什么名字, 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都是空白, 简易的墓碑上, 写得最清楚的就是翻译为 “中国军” 的韩文。

60年多年过去, 祖国从未将他们忘却。2014年3月28日, 搭载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37位烈士, 回家了。从这一年开始, 每至清明节前, 我们总能等到一批批英雄荣归故里。到2018年已有5批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历经千难万难, 回到祖国怀抱。魂兮归来, 长眠异乡的英烈得以落叶归根, 跨越60多年的回家之路, 正是对和平的最好诠释。今年的清明节, 中韩两国在韩国仁川, 举行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此次韩方共向中方移交, 10具烈士遗骸及部分遗物。漂泊异乡60余年的10位烈士, 终于回归故里。

和平年代, 不再有隆隆炮火, 但同样有血与火的考验、 有生与死的抉择。所谓的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据不完全统计, 近代以来, 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 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 才可以傲然挺立。

对一切为国家、 为民族、 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不管时代怎样变化, 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松柏常青, 英雄常在。今天, 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纪念英雄、 崇尚英雄、 捍卫英雄、 学习英雄。新时代, 让英雄的情怀激励我们前行, 在逐梦路上留下无悔的足迹, 谱写壮美的诗行! 北京九中高一(7)班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