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凝心聚力 学习发展 接续前行———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联络员工作


  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似乎一直没有从评估繁忙的工作节奏中走出来,联络员工作的紧张和兴奋依然能在工作的言行中透露出来。回归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办公室行政工作,我能切身感受到评估联络员工作带给我的收获。
  一、拧成一股绳
8月初,王玉香院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告知我被选为评估专家联络员。第一感受是有些兴奋,继而是担心:正值评估的关键时期,学院也有很多评估工作需要我做,虽然同办公室的同志工作能力很突出,但是由于我工作时间长,对于学院整体工作的情况可能更清楚;我被抽调无疑会增加同办公室同事的工作压力。王院长跟我说迎评阶段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兼顾学院的正常行政工作;同事跟我说,满老师你放心,有我们在。就这样,在迎评阶段,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分担了我相当大一部分工作,让我能每次按时参加联络员工作的培训和演练,让我能有更多精力去准备联络员的学习资料。
  联络员队伍共有16人,来自学校13个部门或学院。原来并不熟悉的同志需要在短时间内相互磨合,拧成一股绳做好联络员工作。预评估之前,联络员组组长杨文凯进行了任务分工,联络员队伍分五组分别进行学习资料搜集、专家信息整理、联络员工作方案细化完善和校内外路线设计规划等工作。预评估时,一个专家配备两名联络员,让更多同志能够参与到实战演练中,并在交流中共享工作的得与失;有些领导岗位的联络员同志主动放下身段,为第一联络员服务。正式评估中,虽然每位联络员联络服务一名专家,但是每天深夜对于工作指令落实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相互补位和提醒成为联络员们在工作中莫大的精神支持。在评估过程中,队伍成员之间逐渐熟悉、信任,并结成深厚的“革命”友谊。
  有个感人的故事,是联络员组组长杨文凯讲给我们听的。预评估工作的第一天晚上,指令整理完大概是晚上快12点的时候。一名工作人员跟我们杨组长说,“杨书记,我带你去个地方。”工作人员将杨组长带到酒店会议室,他看到的是预评估工作组的17位组长,都坚守在会议室等待指令的下达。杨组长事后带我们在那个会议室讲述整件事的时候,我们能深深感受那种场景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而我们深知,指令之后是更多的山青人更多的投入。
  凝心聚力谋发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提升了学校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学校真正实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正是在评估面前,每个部门都能迎难而上,拧成一股绳,学校才得以决胜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二、学习永远在路上
联络员工作中,我将每一项工作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联络员工作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习的经历。
  1.十余次培训提升队伍从“如何做好联络员工作”到接待礼仪培训,从学校的人事、教学管理制度、自评报告解读到校领导从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的阐释,每一次培训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解读学校的发展、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以及评估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要求,逐渐形成我对学校评估工作的总体认识。经过培训,我理解了学校领导“以时间换空间”中的积极主动;虽然做过教学管理工作,但也是通过培训了解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体系化。我用联络员工作的基本要求来对照个人的基本条件,不断增强联络员工作的岗位意识,提升个人在工作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2.脚踏实地丈量校园
原本的工作路线基本保持在敏行楼和办公楼之间,因为上课的缘故对笃行楼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校园其他区域了解相对较少。联络员工作要求我们要熟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在联络专家的过程中应对专家的各种问题,同时能够保证在评估中用最短的时间将专家带到指定地点开始工作。同志们利用工作之余、下班之后,三五相约熟悉双馨楼、躬行楼、礼行楼、学生宿舍区、体育部办公区等,并在笔记本上标画简易地形图备用。用脚步丈量校园,联络员工作给了我们贴近和熟悉校园的机会。
  3.跟随专家点拨受教
联络员工作任务艰巨,但在我看来也很幸运:联络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专家的想法、看法,并能近距离向专家学习。我在第一次跟一号专家联系时表示,“很有幸评估期间能跟随您学习。”这句话,我是认真的。
  预评估时,我联络五号专家。在工作过程中,我问了专家很多问题,比如课程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和提升、学生座谈会中专家的访谈技巧等。虽然与专家专业不对口,但是请教和交流让我和专家逐渐熟悉。预评估结束之前,五号专家对学校正式评估中专家案头材料的准备、专家工作室的布置、专家接待方案等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正式评估中被充分采纳,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正式评估前,通过对一号专家相关信息的学习,我了解到她是个工作严谨、个人要求比较高的教授。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专家在生活上随和、很好相处。多年的评估经验积累,使她在工作中了解和印证的提问方法很巧妙,不会直点主题,又能一针见血。在交流过程中,我会向她请教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我结合我的课程教学,跟专家详细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提炼和呈现,她为我指出了很好的方向。
  4.学习资料梳理全局
联络员组学习培训过程的工作分工中,我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除了补充完善省市地的相关信息,梳理自评报告的要点是我在整理过程中最大的收获。通过学习自评报告中一些数据或者要点,联络员能够了解学校各方面情况,并与专家交流时能一定程度上进行解读。我在认真研读学习自评报告的基础上,联系了评建办和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整理了部分作证材料。通过梳理的过程,我尽快并尽可能全面地熟悉学校的各项工作情况。
  三、结语
专家反馈会上,专家组长代表专家组向联络员队伍表示感谢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平静的、也是满足的。在评估过程中,联络员组编制了一本工作手册,印上了我们的工作准则:担当使命、珍惜荣誉、指挥联络、惟精惟微。每个联络员晚上一两点才能入睡,那是因为大家要认真熟悉第二天工作指令,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每天早上最晚六点起床,收拾行装准备迎候专家开始一天的工作。联络员组全体成员都在以最饱满的状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即使专家反馈会结束,我们还要做好票务对接、专家送站,总结反馈等各项工作。我们要努力做到惟精惟微、善始善终,我们为评估工作时刻准备、全力以赴。
  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支持与鼓励,让我们有了这样一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够信心满满做好联络工作;感谢学院领导在学院人手紧张、工作繁重的情况下支持我的联络员工作;感谢学院的同事在评估的关键时期奋力顶上;感谢其他评估工作组的通力配合让评估各项指令顺利完成;感谢全校师生的艰辛付出,联络员才有机会把这么多成绩展现在专家面前;感谢为了联络员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家属们,让我们能在评估期间心无旁骛专心联络。感谢联络组组长杨文凯书记,他把微笑留给我们,把重担和压力扛在肩上;感谢副组长张婷婷书记,为专家临时指令的畅通和联络员的工作需要保驾护航;感谢联络员组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让我们有机会挖掘自己工作中的能量。
  “联络员”,一个临时的称号,在很多师生眼中是在评估中跟随在专家身边、佩戴绿色工作牌的人;“联络员”,一种永久的精神,在亲历评估联络工作的每一个人心中,牢牢扎根,指引我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