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增强“四力”之福州培训学习心得
勤耕“四力”共绘同心圆

4月下旬,我有幸赴闽参加由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举办的第五期农垦宣传文化工作培训班。通过聆听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农民日报社、中国农村杂志社、时代蓝图文旅公司有关领导和专家授课,我感受颇深、收获较大,并对新形势下宣传文化工作的思路、着力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要下足笨功夫才会得到好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谆谆教诲、殷殷期待,这就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不负重托,努力锤炼践行“四力” ,扑下身、沉下心、走下去,深挖基层实践的源头活水,采写一批“沾泥土” “带露珠” “冒热气”的报道。

在《媒体融合时代的通讯写作》课程中,来自《农民日报》采访部的钟欣副主任为大家分享了该报改革开放四十年典型人物专版的采访经历,结合采访黑龙江省农垦八五九农场退休职工葛柏林、小麦育种专家王辉等生动实例,阐释了“前期沟通” “研究基础资料” “记录细节” “针对性提问”等采访技巧。正如钟欣副主任在课上所强调——“要下足笨功夫才会得到好报道。 ”我深深感悟到,在能力之外,要靠实践,到群众中去,努力练就强健的脚力;边实践、边观察,努力练就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力;边观察、边思考,努力练就过硬的脑力;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努力练就不凡的笔力。

  “好文稿都是改出来的”

  综合文稿起草也是宣传工作者在日常接触频率较高的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考验着广大宣传工作者“笔力” 。张玲老师在课中谈到,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全面地认识它,写成文章是不容易的事情,不断提高文稿服务能力和文稿起草水平,要在情况掌握全、问题分析透、文字表述准的前提上,勤于修改,一稿解决一稿的问题。 “好文稿都是改出来的。 ”反观自己,接到综合文稿起草任务时,要么焦虑烦躁,紧锁眉头,纠结郁闷之情溢于言表,要么提笔不知从何写起,一字一句像“挤牙膏” ,只想打“退堂鼓” ,常常借助手上占有的资料,打了千把字,又推倒重来,最后“dead line”将至,只能“凑凑材料”堆砌了事。张玲老师的课程令我感受到, “懒、怕、退”是作文章者的大忌,写文稿,最怕不接地气,不知实情,把各种文句堆砌了事。做文章,要有写作的意志力、进取心和责任感,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要不断寻求最精确的词语、句式和表现手法来组织每一篇文章,进而达到“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境界,百折不回,写出态度。

  “螺蛳壳里做道场”

  《休闲农业与农业旅游创意、策划与推广》课程亦是在这次培训的重要收获之一。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中国的农垦事业曾经创造了世界垦荒史上的奇迹,作为历史的产物,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文文化魅力。近年来,各垦区立足自身的区域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文化优势,初步形成了集旅游娱乐、人文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时玉亮执行总裁结合拈花湾、青海省门源县、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等一系列农业文化旅游项目的成功案例,为我们剖析了文旅项目开发建设的各项影响因素。经过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术语、新的知识、新的理论,跳出了农垦,跳出了眼前工作,对当下形势、工作有了新的启发。课后,我们来到福清台湾创业园实地参观。常听闻,台湾休闲农业善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占地面积里,把地域的资源禀赋和技术高度结合,比如通过使用自制发酵肥料,采取水肥一体和添加二氧化氯消毒等技术,使每亩菠萝地的人工成本由4000多降到了400多,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借鉴点。

这次培训,我们带着问题走出去、围绕焦点学起来、形成思考悟真言。培训之旅虽已结束,但对于每个宣传工作人员来说,履职尽责永远在路上。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勤耕“四力” ,为共绘农垦宣传工作“同心圆”增添一己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