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学生与老师的到时
○赵丽江
学生即将毕业或离开,满校园的学士服、硕士服、红色的博士服,拍照、鲜花,学生们不断的提醒:我的盲评通过了,我的答辩通过了,市委组织部来考核我在学校的表现,财政部财科所来考核博士后情况……。2019年夏季,自己有8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两个学术型硕士,六个MPA硕士),一位博士毕业,还有4名本科毕业生。看了上百次他们的论文及提纲,通几十次电话,各种见面五六十次,还有各种形式的答辩。各色学生使老师萧条单调的日子变得丰美,有几分青春的色彩。对于师生来都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毕业是人生的一次到时,又开始了筹划。
对于走向真实的海德格尔把人的时间分为三类:境遇、时机、到时。人总是生活在未来的计划之中(筹划),筹划是人的时间大的未来之维,人总是生活在未来之中,诗意栖居在大地上。未来是潜在的、莫名其妙的及无可抗拒的,这就是到时。时间性的本质即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
人的第一类时间境遇。境遇是人在生活空间的照会,不是有目标的筹划。你也无法筹划。人在幼年是时期,我们的原生家庭,基本上是生活在境遇之中;甚至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也是一种境遇。
第二类是时机。时机是有价值的时间段,有价值的可能性,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课堂上,自己时常会说:到中南大来读书是人生的一种好时机,武汉除了武大、华科外,录取分数线中南大就排到了首位;从小学开始计数,中南大的学生也就是百里挑一了。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我们的学生会成为领导者、组织者,而不是别的什么角色。在大学学习的时期,有的同学是日以继夜的读书、写作;我自己的一个博士生,在图书馆借书排名中居第六位,论文就是做的完善;今年有两位硕士毕业论文得了五个A,是刻苦学习的呈现。当然也有提不出论文进行答辩的学生,八年时间一晃而过,没有写论文的锐气了。
第三类是到时,是目标的实现。我们毕业了,就是一种“到时”。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放在十几年求学过程中,在思想与智慧的角逐中,就是人生了不起的转折。记得1982年冬,武汉大学毕业典礼的情景,在珞珈山山顶,不断萦绕的《花儿与少年》乐曲;在中央党校硕士答辩的时刻,在武大博士答辩的时光,导师们殷殷的目光至今难以忘怀。现在是自己的学生毕业,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这次有一个是带警犬巡逻的警官,刚从北京世博会回来,他的论文情况可想而知,通过十多次电话,论文发过来,还是上次修改的样子,反复提要求,基本象样。还有那些进校六年的MPA学生,就此不让他们答辩,于心不忍,都还是求上进的年轻人,还是不断地改论文;这次通过答辩,对学生、对我都是“到时”,松了一口气,他们也心存感激。师生在毕业的过程中,都得到了能量的释放、升华,都为自己的心血付出得到了补偿。
“为人生的伟大瞬间开拓出机会”。人其实一生都在寻找着某种可以投身于其中的“伟大瞬间”,只是这种瞬间能不能找到,也许毕业就是一次。因此,我们要隆重地纪念、礼遇、张扬毕业时刻。如叔本华所说: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有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定占的唯一形态。哲人们的现在与未来有差不多的意思,凡人们也不必纠缠,当下即未来。筹划内容的实现就是应对到时,是深谋远虑的结果。毕业就是一片蓝天,学生欲想往欲飞翔;教师则思考则读书,提供更丰厚的思想资源以供教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