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寻找北林最美教师”系列专访
治林育人




  ●田呈明教授,是林木的医生,亦是学生的挚友。
  他是中国菌物学会植物病原菌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北京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森林病理分会常务理事、日本菌学会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兼职教授。他不仅有很多社会职务,同时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获陕西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情知所起,一往而深几十年前,陕西杨凌的一间教室里,十几岁的田呈明遇到了一位来自杭州的老师。老师口中描述的葱郁的参天林木,活泼可爱的动物,在田呈明心中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美景。当田呈明面临毕业选择时,他毫不迟疑地选中了森林资源与保护专业,这一选就是30多年的坚守。
  谈及自己所做的研究时,田呈明教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兴致盎然之处还用双手比划着,饱含感情地讲述着自己一直专注的领域,“菌物分类学现在在全国的林业和农业院校中做的人很少了,实际上枝干病虫的控制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国家的需求,我们需要去钻研它,做出有效的成果。”他每天中午都会腾出时间在办公室看一会儿文献。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多年,田呈明始终如一坚持着这个习惯。他笑着说道:“每个方向都需要了解一点。”
  田呈明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多年,积累了经验,也收获了荣誉。可是不管是经验也好,荣誉也罢,始终都离不开治林育人这4个字。对于林学的理解,他表示,“我们就像是大夫,保护林木不受病虫的侵害。”以友之名,教书育人在他的办公室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师生同坐在沙发上交谈,或是倾听学生向他吐露苦闷之事,耐心开导,或是与学生聊些有趣之事,一同开怀大笑。
  他往往每周都会与学生约一次面谈。“只有与他们多交流,才能更接近他们。如果他们出现问题,我也能够及时发现,带他们走出来。”执教多年,田呈明教授的学生如今遍布社会各个领域,成为高校教师、科研院研究人员、企业工作者等。他与学生们联系时,学生们经常会提起当年的谈话,这些话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断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他说,“上课的时候可以有一种威严,这种威严可能来自于你的知识。但在课下你得以交朋友的态度,才能慢慢去接近他们,影响他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上,他更希望与学生成为挚友,如亲人一般,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独特教学,倾力传授“学生们用手机搜索答案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这也会吸引他们去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有可能扰乱学生注意力的手机的出现,田呈明教授并没有排斥。在他眼中,这也是一种鞭策,督促他把课讲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引人入胜。
  田呈明教授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的称号。在为比赛做准备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并不断改进,最终获得了北京市教学名师的称号。“于我来说它仅仅是个称号,最重要的是我通过那次比赛认识到了自己有很多欠缺的东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田呈明的学生们在做学术报告时往往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与他传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在那次比赛过后,田呈明召集学生们开了一个专门的会议。在会上,他事无巨细地向学生们分享了他在这次比赛中学习到的知识,也积极地向学生们征询了意见,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大家进步。“每一个老师,他都愿意把课教好。挖空心思,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沧海沉浮几十栽,回看初心,不过治林育人四字。(高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