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活动中, 管理系电商专业的学生参与海澜集团的电商工作
编者按 近年来,学院围绕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一系一品”建设为抓手,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德育工作、系部文化等不同层面持续加强内涵建设,系部内涵建设的亮点与成效逐步凸显。本期主要展示管理系内涵建设的部分情况,以飨读者。
自2012年起,管理系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两个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与海澜集团开展“互嵌式”合作,即将海澜集团的实际业务“嵌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将两个专业的部分课程实训“嵌入”到海澜集团的实际生产中,校企双方各取所需,实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内容,降低了企业员工培训成本。2015年,我院与海澜集团联合申报的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成功获批,这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系终于扎下根来并蓄势待发。
一、“现代学徒制”为教师能力提升搭建了平台为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学校和企业实行“双导师”育人体制,企业的能工巧匠被聘为专业的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下企业担任企业管理顾问或相应技术职务,承担技术、管理咨询及具体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近几年来,管理系承担了江阴众多企业的生产管理培训500余人次,与企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20多项,电子商务专业还为万舜集团开发企业网站,参与企业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二、“现代学徒制”为学生技能提升创造了条件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双方就“1+1+1”分段培养模式进行实践,即学生一年在学校进行公共课和基础课学习,一年在学校和海澜集团进行专业课学习与实训,一年在海澜集团进行顶岗实践。通过这种“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明显提升。近年来,管理系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大赛,积极打造“金牌工程”,组队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从 2013 年至今,管理系共组建了会计、旅游、物流、电子商务四个竞赛队,6年的时间里累计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充分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成效。
三、“现代学徒制”为系部科研发展提供了土壤我院与海澜集团联合申报的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获批后,管理系围绕试点项目不断开展子课题研究。2015年7月申报的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校企互嵌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获批重点项目,同年12月 《现代学徒制下的国际人才培养》 项目成为无锡市“一带一路”战略教育合作项目,2016年6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互嵌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立项,同年11月 《校企互嵌式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获批无锡市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
几年来,物流和电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效明显。管理系其他专业也纷纷效仿,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如旅游管理专业同杭州开元旅业集团、物业管理专业同江苏泓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专业同海澜集团等分别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目前,“现代学徒制”已成为管理系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的种子,不仅在管理系深深扎下根来,已然抽枝散叶而终至花繁叶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