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建队四年,登上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领奖台
把成败归零,将付出叠加


龙舟队员在中华龙舟大赛上的合影

  龙舟队员日常训练


  “轻点踩,我们现在就剩这一条宝贝了。”记者见到文理龙舟队教练孙涛时,他们刚结束长达3个小时的日常训练。龙舟靠岸时,大家已经筋疲力尽,为方便队友上岸,孙涛率先下船,蹲在岸上,用手紧紧扒住船,防止龙舟晃动,还不忘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孙涛口中说的“宝贝”,正是他们脚下的这条龙舟。
  提及这条让全队倍加珍惜的“宝贝”,孙涛很是感慨……缘起:龙狮队队员再组“龙舟队”4年前,“龙舟队”还不叫龙舟队。“2015年,我们参加了“中德龙舟对抗赛”,那时候我们的龙舟队还没有成立,参赛人员是当时学校龙狮队里的队员。”孙涛向记者介绍。
  “那时候没有船,也没有桨。”
  “没有船怎么划船呀?”记者有些疑惑。
  “我们就坐在一条长凳子上练习划水动作,把羽毛球拍当桨,反复地练习。”孙涛嘿嘿一笑,“但至少我们还冲进了前10呢。”“虽然只有12只队伍参加。”另外一位队员“神”一样地补了一“刀”,其他队员霎时笑成一团……虽然第一次参赛成绩并不理想,但正是这次比赛促成了“龙舟队”的组建。
  中德龙舟对抗赛中不乏专业队伍参赛,大家凭一条长椅在“旱地”练习也能拿到名次,孙涛开始思考龙舟队的潜力。
  孙涛与另几名老师一合计,认为组建校龙舟队可行。
  组队工作就这样展开了。经过力量、体重、身体素质等一系列严苛的选拔,首批招募24名同学,成立了属于湖南文理学院的第一支龙舟队,而这24名同学中,大多是龙狮队队员。
  队伍成立后,训练开始了。
  没有船,体育学院的几位老师自己出钱为龙舟队买了一支二手龙舟。龙舟有了,但是龙舟队在练习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另外的困难。
  孙涛说:“术业有专攻,我们几位老师的专业并不对口,这可把我们难倒了。”
  大家决定以赛促练。于是,刚成立的龙舟队把目光放在了2016年在常德柳叶湖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屈原杯”湖南省第三届群众性龙舟总决赛。为了打好这一“仗”,孙涛邀请了本地水上中心、省龙舟队的教练王新祥老师进行指导。遗憾的是,文理学院龙舟队的初次登场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这让龙舟队的老师和队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缘定:锻造一块坚韧的钢铁幸运的是,记者第二次去采访时,坐上了龙舟,参与了他们的日常训练。
  只见22个队员分站龙舟两边,大喊“一,二,三,起!”所有人同时发力,一点点把龙舟送到水中。开船时,鼓手一声令下,“预备!”每个队员立刻将桨插入水中,“划!”船应声弹射出去,平稳迅速的龙舟,响亮整齐的号子,吸引了无数过往的学生……龙舟队队长姜鑫回忆:“我们队刚成立的时候,根本没办法进行完整的训练,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看网上教学视频,琢磨自学,感觉模拟得差不多了就下水实践。”
  经过这几年的反复磨合,现在的龙舟队训练已经有模有样了。“我们现在的训练主要分力量训练和水上训练两部分,前者主要地点在健身房或田径场,水上训练则主要在白马湖进行。”姜鑫说。龙舟队每周一、三、四、五及周末分段训练,风雨如常。
  老队员蒋栋宇告诉记者:“记得2018年元旦下雪,最低气温零下8摄氏度,龙舟上面堆满了积雪,我们把雪铲掉之后,接着训练,一口气从学校的白马湖划到穿紫河,全程大概6.3公里,练到吐胆水,但还是接着练。”
  龙舟运动是一项极度讲究团结协作的运动,一个人、一个动作的偏差都会影响整体的前行速度,为此,不少队员经常“偷偷”加训。因为长时间的双手握桨、用力,他们每个人的双手都有厚茧。手、脚布满水泡,晒伤、冻病时有发生。
  “龙舟队是靠实战一点点地规范动作、积累经验的,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全体队员用汗水换来。”姜鑫说。
  缘梦:登上国家级舞台今年4月21日,CCTV5播报了一则喜讯———湖南文理学院校龙舟队获中华龙舟大赛决赛青少年男子组200米季军,100米第四名和500米第四名。
  中华龙舟大赛是国内赛事级别和竞技水平最高的龙舟赛事。今年是我校龙舟队第三次参加此项比赛,也是龙舟队真正的转折点。
  刚收到参赛消息时,龙舟队有过犹豫。“一次比赛就是一个舞台,站上台才有机会展示,才有机会真正认清自己的水平、取长补短。”教练孙涛决定去。
  为了备赛,龙舟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暑期集训,针对划船时速、拉水动作、起桨、掌舵等进行了单独训练。在这段时间中,龙舟队划断了三把碳纤维桨,两把木桨,队员们的手心都磨出了水泡。老队员黄仁强告诉记者:“如果手上长了水泡,我们会用胶布把手缠起来,防止伤口沾水发炎影响比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校龙舟队在初赛时成功出线进入决赛,拿到此次大赛青少年男子组200米季军。“站上领奖台的时候觉得这一趟真的值了,说是热泪盈眶也不为过。”黄仁强告诉记者。
  “很多次我们去参加比赛,只是为了交‘学费’,学经验,所有的比赛都是我们经验和技巧训练的主要来源。”孙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但是渐渐的,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有了自己的名气,4年过去我们终于也成了别人眼中一支‘不错的龙舟队伍’。而这次大赛的成绩也是我们坚持4年的最好回报。”
  对于龙舟队的发展,孙老师表示,要把龙舟文化捧在心上,为其而战! (王贝心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