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他们先后前往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挂职一年
独龙族脱贫让华东师大四位教师与有荣焉



挂职期间的李新城(右二)

走在山路上的张华瑞

方金奇(中)与独龙族群众

王志(左二)在当地调研

方金奇合著 《贡山故事:百姓访谈录》




(上接1版)
李新城:第一位走进贡山的华东师大挂职干部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的新闻,感觉非常非常高兴。我作为曾经在贡山县工作过的人,感觉与有荣焉。祝福独龙族生活越来越好,期待着贡山县早日实现全县脱贫。
李新城是第一位走进贡山的华东师大挂职干部。他在工作中聚焦基础教育和文化发展两个主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多方争取上级和社会捐赠资金、设备,改善当地学校和教学点教学楼、教学条件。根据当地教师需求提供教师和教辅用书,开展幼儿园教师专题培训,提升当地教师教学能力。他还组织华东师大教授为全县干部做生态文明建设、新媒体利用等专题培训,提升当地干部理论和实务水平。
李新城充分发挥经验优势,组织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就贡山县教育提升、旅游文化市场开发等开展专题调研,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多方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资料,编写了《滇西边境县研究书系·贡山卷》等书籍。
张华瑞:见证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
挂职期间有幸见证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彻底结束了独龙族同胞祖祖辈辈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欣然获悉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祝愿独龙族人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刚到贡山县挂职的第一个月,张华瑞不搭车,也不带秘书,更不通知学校,一个人就去学校调研,直到门卫把这个“陌生的外乡人”拦下,“几番盘问”又联系当地教育局,这才明白原来他是华东师大来的挂职干部。张华瑞进了学校,可他却不听汇报,直接进了课堂,一节课一节课地听、一页笔记一页笔记地认真记录,然后再与学生、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情况。整整一个月,他深入全县14所学校的课堂,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图书室、实验室等等。
张华瑞联系了华东师大工会给山区学校捐赠了大量图书;为全县唯一一所幼儿园争取了不少玩具;有一所学校坐落在半山腰上,唯一的一条路是土路、下面是江,学生们上下学非常不便,为此他多方筹措资金,修了一条宽的水泥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在他的推动下,各个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需求,就开展相应工作。”张华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在教育事业上投入的大量精力之外,张华瑞还指导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的建档工作,修订出版了首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鉴编纂指南》,制订并完善新的《贡山县地震应急预案》,并设定3块应急避难场所等等。
方金奇:一年往独龙江乡跑十几趟
作为一位曾经在贡山工作过的人,不禁为独龙族整族脱贫而欢欣,为习总书记的关心、勉励而振奋:独龙族是直过民族,又处于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的坚定帮扶,是不可能这么快地从“封闭、原始、贫困、落后”的状态摆脱出来的。
独龙族的整族脱贫,也离不开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仅上海市2010年至2014年,就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着力改善独龙族乡群众住房和生产生活困难。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是国家关心、社会帮扶和当地百姓艰苦奋斗三者合力的结果。
长达半年的雨季,山上落石不断,让行路都变成一种冒险,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挡住方金奇的脚步。方金奇用一个月时间把全县15所学校走访了一遍,像独龙江乡这样最偏远的地方,他更是一年跑了十几趟,“我要亲自跟学生、老师、校长聊一聊,听听他们的真实需求”。
“扶贫要扶智,也要扶志,根本都在育人。”方金奇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路途遥远、经费困难,当地许多教师甚至没有去过昆明,连到州府的机会都有限。他依托自己和所在学校的资源,组织12名教师到华东师大接受免费培训,又经过联系协调,向贡山一中免费开放了大学的66门网络课程。在与学生聊天时,方金奇发现,当地学生普遍对前途感到渺茫,于是他联系校团委,让高校的425名大学生与425名贡山高中生结对帮扶,一对一提供学业指导和成长激励。
方金奇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工作。除了联系上海城隍庙,同意三年捐资50万外,还联系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落实2016年北京夏令营10个名额给独龙江中心校。上海龙华寺向贡山县捐赠了2700套运动服装;浙江籍爱心人士向贡山县次牛郎当小学捐赠1万元;上海籍爱心人士助养两名在学孤儿从小学到大学;上海城隍庙捐建丙中洛中心校阶梯教室一间。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肖国宏教授赴贡山一中做题为“知己知彼,应对高考”的讲座。
方金奇还担任第三届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与《贡山年鉴》(2014)编辑部的编审,指导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的建档工作,共立卷归档近700卷,出版了《贡山年鉴》。
王志: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实事
得知独龙族整体脱贫,虽然在挂职期间已有预期,但是当它真正来临之际还是非常兴奋。作为一个在大山深处的民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能够实现整体脱贫,这既是独龙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奋斗的结晶,也是全国人民帮扶的结果。彰显了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在这里也特别祝愿独龙江人民的明天更加美好,非常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去感受一下!
2016年4月25日,王志来到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挂职,这一年多来,他亲眼目睹了到少数民族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所产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尽可能架设好学校和贡山县沟通的桥梁,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实事,包括联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项目资金160万元,帮助解决贡山县8所中小学学校用电困难和师生用水困难问题。
在华东师大教务处和爱飞翔基金会的的支持下,他组织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在华东师大举办的夏令营,选派中小学教师到上海来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支持下,设备处捐赠百台电脑,建设多媒体教室;组织部接收贡山县青年干部到上海进行挂职培训等。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视野上都得到很大的锤炼和开阔,非常感谢这段挂职期间的经历所带来的收获。”王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