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聘任19名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兼职教授和实践导师
本报讯 4月2日,我校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兼职教授和实践导师聘任仪式在学院路校区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胡仕浩、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景峰等19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我校校长黄进及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任课教师等出席了聘任仪式。
会上,教务处处长卢春龙简要介绍了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建设情况。黄进为19位兼职教授或实践导师分别颁发了聘书。
胡仕浩作为兼职教授代表发言。他强调,今后要努力做到三点: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忠诚履职、教学相长;三是传承创新、知行合一。他表示,今后将用情、用心、用力,与师生共同成长,与法学教育共同体共襄法治教育事业发展盛举。
高景峰在发言中说,在法学教育的改革创新中,在实践教学的丰富发展中,将尽职尽责做好兼职教授的各项工作,全心全力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内容,不断将司法实践中的优质案例资源介绍给法大师生,促进理论和实践交流融合。
在教学研讨环节,实践导师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李刚等七位实务专家分别发言,畅谈了对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教学的见解和建议,表达了对履行好实践导师职责的坚定决心。任课教师代表赵天红、郭金霞对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具体教学环节的操作流程作了详尽讲解。
黄进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创建的全面同步实践教学模式以高校、法律实务部门的深度协同融合为基础,以司法实践前沿的动态即时同步为平台,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即时共享为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步培养卓越法治人才。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是学校全面推广同步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实务部门专家的过程参与、协同育人是司法实务模拟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
黄进强调,通过改变传统实践教学的学生“走出去”的单一模式,将法律实务部门拥有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大规模地反向“请进来”,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致力于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同步学习,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联动培育,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的过程濡染,助推学校“四型”人才培养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
本次兼职教授、实践导师聘任仪式是我校建设“四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四型”人才的关键步骤,是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法大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今后全流程司法实务模拟课程的建设中,我校将继续完善跨理论实践的形式和内涵,科学整合教学资源,持续优化培养环节,深化与实务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同步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法治人才培养,服务法治国家建设。(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