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
山家最怕清明雨,打落残花一片无。———题记·清明雨中清明从古到今总是雨的时节,不在乎雨的大小,有雨即可。这次的清明同样下雨了,小小的雨,淅淅沥沥的,像小鸡啄米,打在脸上却又似凉风拂面带来几缕清凉。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看着几天前还花香熏的游人醉的樱花被雨打残,花瓣四散在路面上,被脚踩过沾满泥水,才真明白这个时节还真是凄凉的,不禁想起了黛玉葬花的哀愁,但却只能留下几声唏嘘。
雨后,微风徐徐,带着几丝清凉的味道。此刻,天色蒙蒙,忽然就很想静静的站着,让自己融入这雨后的清凉。
凉风习习,独自静驻,残花飘落,淅淅沥沥,凄凄淡淡。清明的雨啊,有些许薄凉,又有些许凄清,如约而至,又直达心扉。就这样不惊不扰,不慌不忙地表达自己的哀思,逝者如斯。
清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凄怨的时节,伴随着霏霏冷雨,人们伫立在冰冷的墓碑前,看着几片薄纸化为飞灰,任由思念的火焰在心中燃烧,记忆里的音容相貌被一堆黄土掩埋。年复一年的祭奠,或许只是一些心安理得的慰藉,还是法律固定的形式,无论如何,这些都在凄凄凉雨中重复。
只是,生,在墓碑的这一端;死,在墓碑的那一端。当清明时节冰凉的雨敲打窗棱,亲人坟头的萋萋芳草也许会让我们明白,生与死之间,怎样活着,才无愧于这最可宝贵的生命,这才是清明真正的意义吧。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也许清明自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