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里的新希望
把时间返回到28年前,在1991年的秋天,身处深山的农家小院里,传来男婴的嘹亮啼哭。众人在忙碌中充满欢喜,唯独蹲在墙角的父亲似带忧愁,可还是快步走到村东头张三爷家里,从破旧的口袋里取出两盒软装香烟,满是恭敬地放到了桌子上,希望让这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帮着起个好名字,借此鸿运能够过上好日子。
我是在八岁开始上学后,才从母亲的讲述中知道这些陈年往事。那个时候,我坐在门槛上看母亲在灶前烧火,心里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只等锅盖一掀开,我便立刻站起来,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母亲只好用凉水沾手递过一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还不忘嘱咐我说:“我的儿啊,这馍烫,小心着慢点吃。”
我常常要和哥哥闹矛盾,原因不过是我想要他捏的小泥人,可他却当成宝贝不肯借来观赏。父亲只好把满是泪水的我拉到一旁,拿起沉重的大斧子,奇迹般地把一枚树枝变成了 “一把剑”,我马上就眉开目笑地挥动在空中,连睡觉都要搂在怀里,生怕被哥哥给抢走了。我的童年是在泥巴与树枝的陪伴中渡过的,那是我最好的玩具,它们同样也是哥哥最好的玩伴。
在这样简单的日子里,也有着很多的欢喜,比如说,每当我和哥哥把奖状证书带回家时,父母疲惫的面颊上,总会扬起明亮的笑容。直到有一天,家里的粮缸变空了,我和哥哥的学费也迟迟未交,父母便满面愁容地开始东借西凑,可庄户人家大多是捉襟见肘,无力救济,父母只好卖掉了家里耕地的黄牛,这才勉强交齐了我和哥哥的学费。那时,我上初中,哥哥上高中,母亲在盛面条时,总会在他的碗里藏一个鸡蛋,说要给他 “补脑加营养”,我心里会莫名其妙地觉得很委屈,也期盼能够赶快成为高中生,到那时,我也会成为家里的重点关注对象。
我是如愿上了高中,但哥哥却辍学了。家里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实在是找不出能卖钱的东西了,哥哥在离家外出打工时,母亲煮了一锅的鸡蛋,含着泪水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哥哥的包裹里。哥哥说:“妈,留着给弟弟吃吧,他现在上高中,课业大。”哥哥背着行囊,跟着村里人到建筑工地打工去了。从此,家里每个月都能收到哥哥寄回的工资,这些工资,保障着我在学业上的进步、守卫着全家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当我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后,我成为了小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世世代代贫苦农民的艰难岁月里,我真的有机会开始改变命运。
多年以后,哥哥靠着吃苦耐劳、精细钻研的品格,已经成为了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技术总监,并且在城市里买了房子、取了媳妇,人生开启了另一段寻梦之旅。而我呢,在学校里潜心读书、全面提升,在2015年的时候,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执着于内心对农民朋友的情感,成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义无反顾地扎根在了基层。当我们再说起当年的这些经历时,我们都会感慨时代发展中所携带的机遇,美好的生活需要不断的奋斗,更重要的在于,社会在不断发展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人有梦可追、追梦能成,真真正正地过上了好生活。
生活在忙碌中充实,日子在时光里弥新。去年,我和哥哥出资,把父母住的茅草屋翻新成了大瓦房,蓝天白云映衬着红砖绿树,成为了山沟里的一道新风景。父亲说:“年轻的那会,也就在梦里住住大房子,这老了老了,还真梦想成真了。”母亲把刚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端上了桌,拢拢袖子对我说:“哎哟,你小的那会啊,家里穷,很久才蒸一次白面馒头,还不等出锅,你可早就惦记上了呀。”
我们一家人在爽朗的笑声中,真切地知道已经改变了贫困的命运,新时代给予新生活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