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传承
父亲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城里工作,成家立业,有了四个子女。现在,父亲母亲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我们一致认为,父母能拥有此时的幸福,是因为我们的家风传承得好。
父亲小时候,奶奶家教严。父亲说,奶奶没有读过书,但奶奶知道,孩子要从小教育。“从小看看,到老一半”、“棒上出孝子、筷上出逆子”等都是奶奶的教育理念。父亲曾经和我们讲过他的故事:农村人喜欢赌博,父亲小,不懂事,去凑热闹。奶奶知道后,一把揪住耳朵拎回家,吓得父亲再也不敢去了。父亲一辈子不会赌博,父亲六个兄弟姐妹都和睦相处,都是奶奶严厉教育的结果。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也是严格的。小时候父母派我们出去买东西,找零都要立即上交。父亲说,嘴会吃馋的。我们小时候说谎是会被打的,偷家里的东西吃是会被打的,不认真读书是会被打的……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独立生活,帮家里做家务,认真读书。记得自己7岁时已经会烧饭,8岁已经会烧菜。最令邻居羡慕的是我家兄弟姐妹四个总是和睦相处,从来不吵架红脸。
小时候觉得父母的教育不近人情,自己有了孩子后,我们发现老一辈的教育很有道理。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按照家族传统进行教育,培养她独立的个性、大度的气魄、读书的习惯……虽然是独生女,却没有丝毫的娇生惯养的习性。她三年级的时候,自己去菜场买菜,在家里招待客人;独自去医院配中药;上学都是自己乘公交,早饭也是自己烧。除了完成自己的事情,还要以主人的身份关注家中的一切。
现在女儿自己也有了孩子,教育儿子成为她的首要任务。女儿的教育理念和我们都是一致的。外孙吃饭总是坐在座椅里,吃完才能下来玩。虽然只有16个月大,外孙的吃饭习惯特别好,不需要哄,从头吃到尾。外孙还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翻起书来有模有样,看得非常认真。外孙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很短,听到小猪佩奇的英语对话能立马安静下来。外孙非常大气,隔壁的小妹妹来玩,他都能拿着自己的玩具,主动和小妹妹分享。
我们家庭的教育可说是全方位的。平时聚餐,餐桌上经常会背古诗、成语接龙、猜谜语、脑筋急转弯、做数学题等,聊得最多的是教育。这可能和我们是教师大家庭有关吧。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我们家族的传统。爷爷走得早,父母一直遗憾爷爷没有享到福。奶奶年纪大后,在我家住了好多年。奶奶和母亲之间基本没有冲突,即使有什么误会,母亲也是极其忍让。母亲和大姑、小姑、妯娌之间也是非常融洽。长嫂为母,母亲对他们一贯大气,经常在经济上接济他们。他们非常尊敬母亲,到现在碰到疑难问题还要来向父亲母亲求助。
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要孝顺长辈。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帮着父母承担家务。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给父母买礼物。成家后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对父母表达心意。儿子女儿也学着我们的样子,工作后都给我们买了礼物。儿子虽然在北京工作,但每个周末都会给奶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雷打不动。外孙虽然很小,但他知道,吃的东西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都说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但我们家里不存在这种问题。从我母亲开始,就和奶奶相处很好。我的弟媳妇也非常贤惠,她和母亲的关系比我们母女关系还要亲。我自己经历了两任婆婆,虽然她们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但我和她们沟通毫无障碍。现在我还会经常去前任婆婆那里陪她聊聊天,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资助。现在的婆婆有什么事情也经常来和我商量。每年我们组织旅游活动,我会经常带上婆婆一起参加,让她感受我们大家庭的温暖。
现在,女儿嫁了人,也为人媳了。女儿和婆婆之间的关系比婆婆和儿子之间还要亲近。
朋友们经常会说:“你们一大家子关系怎么那么好的?真羡慕!”
我想:家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