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父母之间有爱情吗?
父母床头的相框里有9张小照片,大多是小时候的我,两张父母结婚的照片,照片上母亲围着红色围巾,打着腮红,笑着,父亲站在旁边,两人胸前都有一朵红花。还有一张是两人婚前置办东西时,在路边,母亲和父亲靠得很近,两人的胳膊间有一条小小的缝隙,光正好射进来。
姥爷身体不好,多年的肺病,干一点重活就会喘不上气。家里劳动力不够,母亲就被姥爷从学校拉回家里,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16岁的肩膀挑起满满两大桶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姥爷不允许妈妈和其他男人来往,怕妈妈被坏人拐卖。妈妈从小听姥爷的话,便也就听信了。
其实,姥爷是为了把妈妈留在家里挣钱,给舅舅盖婚房娶媳妇。
可里里外外的活都由母亲干,总免不了要抛头露面。给母亲说媒的人很多,姥爷要把第一道关,他打眼觉得合适才能让母亲见面。几年过去,没有一个人让姥爷觉得“满意”。一次次地被拒绝,媒人吃够了闭门羹,便也不再来了。母亲的大好年华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中度过。
母亲一人在外面打工多年,蒸馒头、卖菜、缝纫都干过。没出嫁的女子挣的钱都是要如数交给家里的,姥爷用母亲的钱给舅舅盖了婚房、找了媳妇,母亲的“任务”完成了。这时母亲已经是老姑娘了,在媒人的撮合下,母亲认识了父亲。
父亲兄弟姐妹六个,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最小。父亲15岁那年,爷爷去世了,驼背的奶奶操持着整个家庭。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娶进了大伯母二伯母之后已经没有多少积蓄。父亲的婚房是哥哥姐姐们凑钱盖的,结婚的钱是从亲戚那里借的。
就这样,两个人没有更多了解、没有共同语言,就结婚了。
父母结婚时,除了嫁妆、房子,分家得来的就是两个粪筐、一辆木头车子。两个人一边还债,一边添置农具。自家土地收入有限,为了多挣钱,父亲就给别人耕地、盖地膜,有时会给建筑队帮工,母亲也去别人的田里帮忙。慢慢地,家里有了地膜机,有了拖拉机,有了播种机,有了摩托车……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吵架不断。父亲脾气火爆,母亲性格倔强,两人通常会大打出手。邻居因常来劝架成了我家的常客。每次,我都远远地站在一边,想冲上去拉开他们但又不敢。每次都是母亲哭着收拾包袱回娘家,父亲也不去叫她。过不了几天,母亲自己就会回来,她放心不下我们爷俩,日子还得继续过。
弟弟出生后,家里负担更重了。种地的收入远远不能养活一家四口,父亲就跟随姑夫外出打工,一年只有节假日回来。父母见面次数少了,吵架的机会也少了。父亲有时回来会给我和弟弟带礼物,干活用的石笔,光滑黑亮的鹅卵石,或者买个小鼓给弟弟敲着玩。几乎没有给母亲带过什么礼物,母亲也从来不要。只记得有一次,父亲买了一个木刻的钥匙挂坠,上面刻了母亲的生肖,他自己钥匙上也挂了一个。
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争吵,父母有时也会说笑。有一次,他们俩坐在一起,边剥花生边开玩笑地问我:“如果我俩离婚了,你跟谁呀?”“我谁也不跟!”一个孩子,面对这样的话题只能以此来“恐吓”大人。
2015年夏天,父母间的“战争”永久性地结束了。阴雨连绵的一个下午,我和弟弟在门口玩耍,母亲坐在小板凳上给父亲做鞋。大伯母、二伯母神色慌张,面带哀容地冲进家里,在里屋和母亲小声说着什么,随即母亲跟她们上了车,去了父亲的工地。
母亲回来那天,瘫软如泥,一下车就抱着骨灰盒扑在潮湿的地上嚎哭。大人们架着母亲进屋,小花鼓沾满了泥水,弟弟仍乐此不疲地敲打着。
那年夏天,母亲哭尽了一辈子的泪水。边哭边骂,骂父亲丢下她一人,骂父亲这些年对她的不好,骂自己怎么会进这个家门……母亲经常问起我和弟弟,你们梦到你爸了吗?有时候,我梦到了,却不告诉母亲。几年的时间,母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土地转让、老家住宅问题、更改户口……都由母亲一人应对。在家乡,重要的事情一般都是男方出面,男人在外打工,女人也要在相关文件上签丈夫的名字。办理一些事情时,不明所以的人总会核实一下表格上母亲的名字,这时,母亲只得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孩子爸去世了……如今,3年多过去,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她总是闷着头,像有一团乌云堵在她的心口。“其实没有他真的挺好。这么说可能不好,但是真的。没有他咱们日子照样过,我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怕哪里做得不好招惹他发脾气了……”有时候,母亲会恨恨地说父亲的死是这么多年来粗暴待她的报应,说着说着,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滴落下来。父母有爱情吗?他们真的想过离婚吗?
有吧,好像真的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