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专职教师,转为专职辅导员,对于当时的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大学教育首重思想,在工作中,我慢慢体会深刻起来。我最喜欢与学生交流,看着学生的慢慢成长、感受着学生慢慢成熟、逢年过节时候毕业学生的问候短信、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解决后脸上的欢颜,这些都渐渐变为我快乐的源泉。
“爱心、细心、耐心、良心、责任心、将心比心”让我与学生心心相印,不管是我带的学生,或者是别的老师带的学生,如果有困难找到我,我都会用爱心和学生交流,不厌其烦的去帮助学生,让离家求学的学生感受到温暖。从事学生工作这12年以来,在深夜11点到凌晨6点以前,我处理了80余次事故。学生患疾病时,每次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送学生去医院,无数次对患病的困难学生垫付医疗费用。这些让在外求学的学生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学生工作中的“治未病”尤为重要。一年四季的安全教育,我都会通过班会、年级会、微信、QQ、高校通、飞信、展板海报等手段给学生普及安全的各种知识。这些年的学生工作中也从未出现大的安全事故,实现了以中医“治未病”为理念的安全工作方针。
在2012年麦克斯公司对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调查中,我被选为对学生帮助最大的老师之一。学生中也涌现出很多优秀典型,有诚实守信不小心蹭车后主动留字条的秦嘉欣,有勇救落水儿童水中撑起生命链条的钱据霖,有不顾生命危险拯救溺水儿童的罗磊攀,等等。他们在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多家网络和平面媒体上被报道。学生毕业以后,他们经常在假期给我发来问候短信,遇到难题也会继续找我帮忙。对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来说,这让充满了工作成就感,感觉到这些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南阳市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仲景文化氛围浓郁。为促进学风建设,拓展仲景文化,我指导成立了针灸推拿协会、四诊社团、岐黄传奇社、中药协会、仲景养生协会、仲景经典文化协会等多个学习型社团,每年举办寻找民间张仲景、祭拜张仲景、汉服文化节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不知不觉间形成学习兴趣和习惯。
这些年,我们在“2016全国中医药院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获得团体赛三等奖、河南省第四届“博爱中原文明 河南红十字青少年知识与应急救护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二等奖等多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所带的学生中,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都在89%以上,护士资格证通过率99 %以上,远远超过全国考生通过率。此外,还先后有300余学生考入各高校研究生。
12年的风风雨雨,我和所有辅导员一样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默默耕耘,有努力的付出,也有非一般的收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青涩学生步入校门,看着学生收获满满离校远航。于是,心中就有了辅导员永远的感触—“累并快乐着”。
(作者单位: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该作品在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度“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本报编辑对本文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