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水利局:
治水管水护水兴水 全力做好银城水文章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西南部山区的梅城为湖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东北部地处洞庭湖腹地,资江横贯其中,长江“三口”来水迂回切割,省内湘资沅澧四水汇集,既是长江的“水袋子”,又是洞庭湖的“锅底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益阳最大的市情是水情,最大的忧患是水患。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市大力打造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开创了治水兴水管水新局面。
防汛抗灾能力全面提升。近年来,全市全面实现了防汛抗旱“五个确保”目标:成功防御了2013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大旱、2014年“7.12”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2016年、2017年资水流域超98洪水。特别是面对2017年暴雨洪水的严重威胁,全市党政军民奋力抗洪救灾,共出动70.11万人次投身巡堤查险处险抢险,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险象环生的家园保卫战。并以千分之一的机率,成功抢护了赫山区羊角堤段特大管涌险情,确保了烂泥湖垸内60余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全市紧紧围绕水利“十大工程”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洞庭湖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城市防洪、河湖生态修复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百姓幸福指数和获得感直线上升。其中投入18.3亿元兴建工程930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49.68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受益人口覆盖95个乡镇1300多个行政村;全市51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堤防管护水平全面提高,市中心城区江南、江北防洪大堤防洪标准由过去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重点垸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大幅提升,自本世纪初至2015年,全市共投入资金9.3亿元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11处、改造装机14万千瓦,全市恢复或新增排涝受益面积249万亩。
水生态环境明显优化。近年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对境内20多条河流、35个内湖进行治理,水生态环境逐渐向好。重点围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在开展四水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及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自筹资金完成了皇家湖湿地生态保护、团洲闸等重点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启动和推进了沅江“五湖连通”、南县南茅运河生态走廊、兰溪河志溪河综合整治及资江益阳城区段风貌带建设,河湖生态逐步改善。积极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市取缔非法砂场340处,资江和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已全面禁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基本实现县级行政区全覆盖。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实现了从区域到流域、从江河湖泊到沟港渠道的责任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