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乘务学院的15名教师中,有女教师12人,占总人数的80%。她们在教学、管理、服务中占据着超过“半边天”的位置,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娘子军。近日,这支娘子军获得“滨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巾帼顶起一片天
我校乘务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是在学校大力发展航空特色、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成立的。成立之初,所有管理和教学人员都没有航空和乘务的专业背景。全体女教师表现出了极强的担当意识,服从组织安排,立足工作岗位,多次外出学习取经,轮流接受培训,学习客舱服务理论和技能等,均考取了国家民航总局乘务教员资格证书、国家级及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证书,2名教师参加了高级英语培训。她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不计得失,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航空公司对乘务人员的具体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训指导,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质量稳步提升。大学英语A级、乘务英语中级、普通话二级甲等、计算机一级通过率均为100%,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率83%,首届30名订单学员全部通过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验收考核、全部通过初始培训、全部上机带飞实习。这些成绩远高于我校普通专科专业,更远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大学。学生参加“舞动中国”全国排舞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的优异成绩。2015级也因为突出的表现,获得了省级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成绩的获得带动了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从2015年的30人增长至2016年的60人再到2017年的155人。
乘务学院女老师们生活中是优雅淑女,是颜值担当;工作中是女汉子,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1人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4人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3人获教学优秀奖,2人获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人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6人获国家及省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批省教研课题8项、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省文化厅课题1项、市社科课题1项、校级课题6项,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C刊论文4篇、C刊扩展版2篇,真正做到了转型快、适应强、业务精、能力高。
工作中的“超人”
刚成立的乘务学院,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每位老师的工作任务都异常繁重,但是女教师们毫无怨言,坚守责任,默默奉献,每个人身上都有感人故事。
副院长徐慧文曾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医生特别嘱咐不能过度劳累。当时担任综合办公室主任并兼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她,既要负责教务、科研、办公室等工作,还要负责实验室建设、工会活动等等,5+2、白加黑就是她日常工作的节奏。为培养合格的空乘人员,她多次和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培养方案九易其稿;反复推敲课程设置,多方联系外聘教师;精心设计建设形体训练室、化妆室、空乘CBT训练室,设计学生服装、打造乘务文化、编排礼仪操、申请英语考点、安排普通话和计算机训练……各项工作都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繁重的工作让她的身体连续发出警告,她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打点滴,从没影响工作。期间,她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正在上高三的孩子,就把老母亲接来帮忙;孩子大学开学时正值我校新生入学,爱人又出差在外,她就让孩子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哈尔滨上学的路程;婆婆病重在老家惠民住院,她就在滨州和惠民穿梭往返,从没缺过一天班,误过一节课……
乘务学院实行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辅导员杜鹤和学生同吃同住,24小时陪伴,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督导学生整理内务、打理妆容,晚上11点熄灯后才能安心休息。她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她明白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知晓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也烦恼着学生的烦恼。她没有时间逛街购物,没有时间和闺蜜聊天,没有时间去相亲恋爱,甚至不能回家给一个人生活的老父亲做顿饭……但是,她从来没有委屈和抱怨,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就像个开心果,给同事和学生们带来轻松和快乐。
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形体训练课,从3000米长跑耐力训练到哑铃再到拉力带等各种力量训练,从健美操、芭蕾形体操等塑型美体练习到瑜伽修身静心练习,再到引体向上、俯卧撑、武术训练,40岁的李德芹老师都反复示范,严格要求,带领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在准备全省和全国排舞大赛期间,她的父亲和母亲先后生病住院,她白天上课、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夜里到医院陪护老人,从来没有耽误工作。
准军事化学生管理制度要求从周一到周日女教师全天候备勤,她们牺牲了陪伴孩子、操持家务的时间,舍小家,顾大家,所有女老师人人轮流值班,并按时到学生公寓住宿,从没有出现值班缺岗、迟到、早退等现象。党总支书记韩军华和副院长徐慧文作为这支娘子军的带头人更是以身作则,晚上八九点才下班回家是常有的事。“我们娘子军们看上去文文弱弱,工作起来可绝不含糊。”韩军华笑着说。
相亲相爱一家人
人心齐,泰山移。她们的队伍虽然小,但学校的各种舞台上从来没有缺少她们的身影。“学校运动会,我们获得了教工组前六名,合唱比赛获最佳表演奖,朗诵比赛获全校第一名。”徐慧文自豪地说。
乘务学院年轻教师居多,教学和科研经验相对较少,徐慧文从教学内容到授课方法,再到教态、语气、板书设计,都反复指导。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的课件、科研项目和课题,她都亲自把关,有时甚至逐条逐句修改。在申报课题和项目时,吕传笑老师发挥曾在科研处工作的优势,为老师们系统讲解申报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军训、合唱、朗诵、汇演,所有学生活动,韩军华和徐慧文都带领女老师们指导、参与,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新生军训期间,贾超、王珍、王帆三位老师发挥各自艺术特长,从队列训练到内务整理,从妆容打理到军歌排练,都配合辅导员进行工作,最终学生各项军训成绩名列前茅,并囊括所有奖项。
航空公司要求学生考取大学英语A级和乘务英语中级合格证书,而学生们的英语高考成绩近一半是四五十分,最低的只有21分。面对这一情形,承担着大学英语和乘务英语教学工作的黄燕鹍和臧凯旋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精心设计晨读、课堂、晚自习、英语寝室的各项活动内容,并按照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梯队实施教学,对英语基础差、学习压力大的几个学生特别关注,经常和他们交流沟通,设法帮助他们跟上课堂进度。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三九寒冬,每天清晨黄燕鹍早早来到教室督导学生晨读,每天的晚自习也都准时出现在教室,为学生安排英语情景表演、词汇竞赛、广播词练习等活动,夜晚,等孩子进入梦乡后,她再精心备课、批改作业,经常挑灯夜战到深夜。辅导员张恬恬、杜鹤和教务员宁珊也紧跟课程进度,每天检查成绩较差学生的单词听写和课文背诵情况,力争使每一个学生不掉队。
乘务学院12个姐妹是工作中的好搭档,更是生活中的闺蜜。业余时间,她们经常在一起聊家常,互相倾诉烦恼,分享快乐。韩军华和徐慧文十分关心她们的生活,尤其是几个单身女教师的婚姻大事,调动一切资源为她们牵线搭桥,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春之声,夏之韵,秋之实,冬之青,她们曼妙的身影走过四季,用执着和实干托起学生的蓝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