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独一席栖居之所
我真喜欢这样的生活,在尚好的年纪尽可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充实不麻木。热爱生活,又乐在孤独。
去年平安夜,播完音拿到社团送的小礼物后便匆匆回到宿舍赴室友之约。凭着手里屈指可数的生活费,我们“进城”大吃特吃了一顿烤肉。打算回去时公交车已经停运,一行四人骑单车冲向阑珊的夜色之中,车辆稀疏,华灯长明,脚踩着影子,没有人向你投来目光。雨落在身上,寒风吹进衣袖里,冰凉刺骨却不自知。那时候真好,我们觉得拥有着这个世界上一切令人艳羡的鲜活资本,鲜衣怒马,肆意张扬。
北方的夏夜寂静无声,我喜欢坐在葡萄架下听园子里的蛙鸣;南方的冬天寒意凛凛,让你只想一头扎进被窝不出来。特殊的环境总能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些什么,比如寒冷,你不能同人分享这种体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会令你清醒,而你在这源源不断的凉意中渐渐成长。
深夜,属于沉睡的大多数,和享受黑夜的人。它代表孤独,在某个时间,你总要一个人面对生活,既然不可避免的要孤独,倒不如学会享受孤独。
独自一人到千里之外的异乡求学,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仿佛磨平了一切棱角,连带着踏上列车时,熟悉的景观渐渐倒退,直至消失不见的空虚与失落。
忘了在谁的微博下看到这样一句话———深山的鹿,不知归处,万般皆苦,只可自渡。佛家常把芸芸众生挂在嘴边,凡事讲究一个“空”字,只是境界终究是境界,凡人哪能轻易体会得到?功成名就归隐山林尚且要长久地禅意生活,更何况是你只会召集一大帮人围在一起来研讨这个话题。孤独是矛盾普特关系之中的“特”,是社会大格局下的“小情怀”,你不可避免要与人共处来满足需求,但不论是诗意的栖居还是对于庙堂殿宇,高楼广厦的向往,孤独,都是这段漫长的人生教育的必修课。
如果你拥有了一段难得的孤独时光,请务必珍惜,不论是用来养精蓄锐舒服地睡上一觉,还是坐在洒满阳光的藤椅上读一本文字温暖的书。那些心向往之的事情,都值得用素履去报答与完成,那些或高大或平凡的梦想,都值得你在孤独一人的时候,认真怀念与追求。(18人力1班 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