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园丁之歌】访学园丁的创新课堂——记我校优秀教师、人文学院张叶


张叶近影。    林俊任/摄

长长的黑发整齐地盘在后脑勺,额前的刘海挽在耳后,一双弯弯的笑眼,面颊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通身素雅的穿搭,舒适整洁,令人观之舒畅。

她是人文学院雅思与师范英语教研室主任张叶。上课之余,她经常恬静地坐在办公室桌前,有条不紊地整理着文件,安排教研活动,撰写课程计划。

张叶曾主持5项科研课题,发表7篇专业论文,代表学校两次出国访学……每每提到过往,张叶总会托着脑袋,双眼望向斜上方,待黑眼珠“咕溜咕溜”转两圈以后,淡然地说:“好像是有这么几项吧!”

荣誉皆是过往。然而一旦话题切换到英语、访学上,张叶的那双笑眼里藏着的星星便立刻闪起光来:“英国那边的文化和这边特别特别不同……澳大利亚也很有特色……”她打小就喜欢外面的世界,外表文静的她只要听到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整个人就变得热血澎湃起来。

自2000年本科毕业以来,张叶已经在教师的战场上“征战”了近19个年头。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观察,她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多半取决于学生本身对学习的积极性。一时间,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等问题成为了她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正当张叶一头乱麻时,澳大利亚的访学给了她灵感。

2013年,张叶开始了她的澳大利亚访学旅程,接触到了TESOL教学法。TESOL教学法即在非英语国家采用模拟真实情景、小组合作、任务学习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教学法,旨在提高非英语国家对英语以及口语的应用能力。

这次访学令张叶茅塞顿开。结束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后,一回到学校,顾不得调整时间差,张叶便坐在桌子前,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的“课堂改革”。她一面总结在澳大利亚学习的心得,一面收集资料准备教案,迫不及待地想将TESOL教学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不久,张叶的“TESOL课堂”迎来了第一道检验关卡——公开课。

公开课的前一节课上,张叶把全班40名学生分成5组,将自己精心挑选了好几天的主题——“跨国婚姻”布置下去。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讨论,张叶还为他们设定了具体情境——当另一半是外国人、离过婚、带两个孩子,你要如何劝说双方父母接受这段感情呢?张叶希望自己的课堂也能走向形式多元化,于是她对建议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想法。

公开课如期而至,怕冷场的张叶难免有些紧张。可让她意外的是,新鲜的话题让学生们脑洞大开,学生们都抢着上台,演讲、情景剧等各种形式全都出现在课堂上。坐在后面听课的领导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课真好!看学生们多投入。”

初尝甜头的张叶开始不断地给自己的“TESOL课堂”寻找各种更加有趣、更加生活化的主题,宴会、酒会、赔偿等各种话题都曾在她的课堂中被深入探讨和演绎。

2016年,学校要组织老师去英国阿伯丁大学访学,张叶立马填了申请表,“上次去澳大利亚就一个月时间,太短了,这次有6个月呢!”凭借着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出众的专业能力,她如愿成为了第一批去英国访学的老师中的一员。

到了英国的张叶,犹如在沙漠中的遇到水源、食物的饥渴旅人,近乎疯狂地汲取着一切能涉及到东西——英国语言与文化、新型教学法、学术英语(EPA),每个阶段的学习她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痴迷于文化差异的张叶,借着英国访学的机会还特地将自己的儿子也带去了英国上学。“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英语能力,也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受到风土人情的魅力。”每天如痴如醉地学习之余,耳畔还能听着儿子兴奋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张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的收获都不少,也算不虚此行了。”

6个月的访学时光看着挺长的,但是很快就过完了,张叶坦言“还没学够就得回国了”。返校不久的她因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被调到了艺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班级教授雅思课程。

自毕业起,张叶就一直在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算得上是这门课程的授课楷模。但刚到艺术学院时,她却差点因为自己的教学方式“丢”了学生。

“都是大学生嘛,换个院系而已,没啥困难的!”刚开始上课时,张叶心中自信满满。哪知道几堂课下来,张叶的课堂却遭受了“滑铁卢”——不仅大多数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

这怎么可能?面对教学效果不佳的现实,当时张叶气不打一处来。可光生气毫无用处,她得找到根源。于是,她冷静下来认真地分析班上学生的特质,发现艺术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一些,面对与其他学院学生类似的授课流程和节奏,他们很难提起兴趣。于是,张叶开始逐步地放慢每堂课的节奏,减少知识量,通过铺陈更多的文化差异和风土人情的知识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语言的兴趣来让他们爱上英语。

偶尔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到每月教研活动课程安排,小到某些学生突出的学习态度问题等,张叶常常会召集教研室的其他同事一起讨论。不久后,艺术学院的学生不仅渐渐地喜欢上了英语课,还将平日里口头的称呼“张老师”改为了“叶叶”。学生李昕育说:“叶叶课堂上介绍的各地风土文化对我触动很大,我也正是因为这些知识对以后的规划有了新想法。”2018年,艺术学院的葛涵怡更是在张叶的启发和指导下一举摘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一等奖。

“让学生学有所成是我的职责和本分。但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他们带给我的骄傲与惊喜,我从学生身上学到更多。”这其中满是令她感动的回忆。

一次,张叶为一个班级上最后一堂英语课。临近下课,平时英语成绩平平的一个男孩走上讲台,为张叶用英语深情地读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即使因为一些语法和单词错误闹了些许笑话,但他深情的语调、认真的模样,让在台下的张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男孩的名字早已记不清楚,但是男孩那天用流利的英语为她深情读诗的样子,她忆至如今。

“你不辜负课堂,学生就不会辜负你。”回忆起这件事,张叶仍旧止不住地红了眼眶。

除了永不停止的课堂改革,张叶也意识到,必须提升自己来完善课堂。因此2005年,从教5年的她顺利考取湖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凭借着踏踏实实的努力,她2008年获得了硕士学位。14年后,学校正在全力申报硕士点,张叶也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博士生导师,准备攻读博士。

          “The life in front of you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ife behind you.(你眼前的生活远比你身后生活重要。)”这是张叶的座右铭。在探索专业和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她知道,唯有坚定向前才能看见全新的风景,体验未知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