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挑战的事情莫过于提升自我。”这是学前教育专业1605班刘荣锋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践行的一句话。教育学院主持人大赛三等奖、六艺小明星、优秀学生干部……这些荣誉是他一次次尝试与挑战的结果,也是他不断提升自我的佐证。
刘荣锋来自福建省,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南北方方言的较大差异致使他学习起普通话较一般人困难,尤其在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等方面,总是拿不准,闹了很多笑话。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刘荣锋开始有计划地“补拙”。
《教师口语》课上,刘荣锋格外认真观察老师的腔调与发音技巧,不断模仿和纠正自己的发音。课后经常向来自北方的同学请教。他经常随身携带一本小字典,遇到拿不准的字词,立即动手翻翻,校准读音后再加强练习。刘荣锋还养成了每晚睡前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习惯,听着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发音,更坚定了练好普通话的决心。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刘荣锋的普通话进步很大。本着证明自己突破自己的想法,他毅然参加了教育学院六艺小明星展演活动。
这是刘荣锋第一次接触演讲。按规定,他和另外几名参赛选手联合表演,朗诵一篇老师已经选定好的作品。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稿子的内容和风格并不太适合此次活动的主题,于是决定分工改写稿子。稿子修改完成后,他们开始认真地训练。为了能配合默契,刘荣锋和伙伴们挤出中午休息时间一遍遍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育学院六艺小明星才艺展示的舞台上,刘荣锋表现出色,获得“朗诵小明星”的荣誉称号。这次活动后,刘荣锋对演讲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练习普通话、参加校内外的演讲活动成为他的又一大爱好。
挑战一件事可能会遇到很多阻碍,会被许多内在或者外在因素干扰。但若能克服这些阻碍,就一定会提升自己。让刘荣锋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学期参加教育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的换届选举。当时教育学院在紧张筹办一项大型文艺活动,作为学生干部的刘荣锋承担着所有演职人员的协调联络工作,事情非常繁琐。又恰好临近学期末,专业课的复习也很紧张。“那段时间简直忙得喘不过气来,整个人都快抑郁了。”刘荣锋回忆道,为了缓冲压力,他决定放弃竞选教育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得知他的想法后非常意外,纷纷劝他一定要慎重。“你努力这么久了,难道要放弃临门一脚吗?”
老师和同学们的话让刘荣锋陷入了思考。从大一入校开始,他便加入这个组织,一直辛辛苦苦地努力,希望能尽己所能服务更多师生。若是放弃竞选,就辜负了自己的坚持和老师的期望。于是,刘荣锋说服自己,开始认真准备竞选,并顺利当选为新一届体育部部长。
如今的刘荣锋正在家乡一所学校实习,除了上好每天的课,他还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孩子们学舞蹈、做手工。“年轻人就要不断努力,勇于尝试,勤于提升自己。”他在工作总结中这样鼓励自己。相信凭着这种精神,迎接刘荣锋的一定是一个更加的美好的未来。
(学生记者 洪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