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木已落香已弥薪火相承待后生
故事姑且从1999年说起。1999年3月1日,大庸航空工业学校正式改名为张家界航空工业学校。那年,我刚出生,正处襁褓。
我的外公自O一三基地技工学校时便在此任职,而后便是我母亲,再然后便是我。也许这就是缘分,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从我记事起我便经常跟随母亲在校园里玩耍,当时学院还没有搬迁,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在解放路梅尼书店前20米右转,沿着一段长坡往上便是学校大门。走进大门,右边是校园超市,左边是篮球场,尽头右转便是一条笔直的绿荫大道,道路两旁整齐的种着高耸的白杨,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恰到好处地映下点点金光,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过滤,洒在人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道路右侧是田径运动场,每年九月总有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少年少女自五湖四海而来,在秋老虎的蒸烤下进行严格的身心磨砺。再往前些便是一食堂,在当时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同学们总是三五结队的坐在食堂,一边享受美食一边长篇大论、不亦乐乎。还有食堂对面的花园,里面种着月季和桂花树,每至秋中,月季舒展桂花弥香,我总会把桂花的花籽用方布包裹着,然后揣在荷包里小心保存着,给母亲和外公。最让我无法忘却的便是隐匿在花园里的那架战斗机,那是年幼的我最感兴趣的东西,犹记当年坐在外公怀里,听他一一介绍着这架歼教6飞机的历史。
再长大一些,外公便和我讲起学校的历史。学院几经坎坷,从几近荒废的O一三到如今的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如襁褓至弱冠至而立终到不惑。回首四十年,如薄酒初醒,携夹(xia)着三月的料峭春风,终是迎来了五月的夏日朝阳。
2017年9月,当我作为新生踏进新校区大门,那景观石上巨大的“使命”二字是如此醒目,仿若一双眼时刻注视着途经的每一个人。仿若无数先辈们的眼时刻注视着学院的发展兴衰。每途径此地,总有说不出的压力,总有莫名的热血沸腾,一股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犹记得政治课本上说,制造业乃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富国之基和兴国之器。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建立在强大制造业基础之上,这样根基才能扎实。而航空航天制造业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战争更是离不开航空航天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卫星,还是战机,都是现代战争的主导军。我们作为新时代航空航天接班人,这个重担便交付于我们肩膀上。
如今回想外公外婆和母亲,两代人的守护,在生计之外或许还存在更为重要的意义———那便是家国情怀,那便是“使命”。或许这就是无数前辈坚持至今的信念,这便是促使他们披荆斩棘在所不辞的理由,也是他们留下的,想传于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而我也将带着这份“使命”,追寻生命中的大马林鱼。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两年。再过不久我也即将离开这生活了两年多的校园。时而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看着那已经熟悉的小路、看着那日渐高筑的图书馆、看着那已铺上塑胶的操场、看着那道路两旁愈发稠密的绿茵,总是有种莫名的、难以名状的惆怅。窗外的山樱谢了又开,路旁的草地枯了绿。黄泥已成了油柏,航院终非昨日。四十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四十年,桂木已落香已弥,薪火相承待后生。\(文/173351任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