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场旧戏,唱尽时代共鸣


  有一句话说,一个时代创造一个匠人,比如著名诗人荷马,在人类精神文明的童年时期,用笔书写一条由氏族社会向城邦社会过渡的血脉;文艺复兴先驱旦丁,生而为一个精神荒谬时代的人,教皇丧失人性的摧残使他带头建立一个新时代的新人文美;工业革命时期的梭罗,用他看似脱离世界的逃逸精神演绎一种经济白热化下人们该怎么自处的大片。这是时代给一个有良知人的馈赠,这是时代对一个宠儿打破桎梏的创造,这是时代给予一个大家构建一个新境界的命运。
  可如果一个读尽人生滋味的匠人用呕心沥血的勇气去向后来人演绎一个不曾见过的时代呢?打开《京华烟云》的书页,去感受林语堂先生半夜梦回中深深牵挂的民国京都烟云。
  他凝聚了一个作家儿时便会有的良知,那满腔的爱国心,书中扉页已见明:全书写完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洒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林语堂先生下笔写这本书不仅为外国人提供一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更由衷赞美了他身边那些为保卫国家而战的英雄,从旧中国的种种美好与安详展开,伴随着书中人物爱恨情仇的发展,导演了一场时代迭变下不同人物对国家命运变化的不同选择的大戏,同样先生的感情也鲜明可见,他对人物赏识或是批判,也代表一种时代写手的良知。
  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多样的,一本书是一个作者情感的集中爆发,《京华烟云》同样铺陈了一个文化浓厚的老北京,作为北京人的林语堂先生,用尽心血伏案向我们这些后来人展现一幅未曾触碰过的北京范儿。我们所知道的京范儿是怎样的风景?或许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见解———先生笔下的北京却是淳朴与文化交织雍容华贵,那个逝去的时代,在我们面前活了过来。
  如果表现情感不是一个作家令人仰慕的原因,那他必定早已算是灵魂写手,林语堂先生不仅写尽时代更迭,更把那个风云四起年代里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他写尽了旧时代的人物种种,他创造了新时代的人物种种,就像他说,做女子,当如木兰也。读过此书的人,是否还记得会唱京戏,会鉴赏甲骨文,还拥有新潮思想的姚木兰,是否还记得那个书末走向远方的身影,是否还留恋于那个巧目盼兮,巧笑嫣然的女子?
  如果这还不够让你对一本书肃然起敬的话,那林语堂先生笔下的思想是不是更应该去好好回味?书中浓浓的道家思想,主导了书中人物的发展,从书中抬起头来,原来我们的生活有另一个活法。
  我们永远看不透的是一颗玲珑心,总不知她还有多少出彩瞬间。《京华烟云》,是我们猜不透的风景。那场旧戏,在今天依旧可以产生共鸣。
  向林语堂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