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竞技场上的河大好声音




  春雨惊落,惹得回暖春景一阵萧瑟,万物仿佛重归静寂。但今日的河大却未沉于雨景寂寞无声,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渐融于烟雨雾蒙之中,穿过赛场。步入志义,凝神闭眼,纷繁复杂的喧闹之声倏然清晰起来。观众们为助威而声震长虹的呼声、远处喇叭传来的检录声与铿锵有力的响应声……无数的声音汇聚于这淅淅沥沥的雨声中。跃动之声在体育场上随处抬头一望,播音员忙碌的身影呈现在主席台上,参赛预告、赛事情况、参赛人员介绍,成绩通报……他们忙碌在第一线,迎面的风声最猛,寒意最深。
  25日负责播报的18级文学院郭雨洁其实是第一次“上战场”,但她的表现却与“久经沙场”的老将别无二致。在问及是否紧张时,她笑着说:“怎么可能不紧张啊,但我觉得我们担任着安抚参赛选手的‘隐藏’重任,我们的声音平静,选手也更安心一些。其实为了调整好工作状态,我昨天就和负责播报的同事一同进行了一些设备调试的准备工作,真切地感受到‘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不论是紧张,亦或是兴奋,每一个播音员都如郭雨洁一般,力争用声音压过寒意,用声音传递着运动会的“跃动”。澎湃心声眼望着操场上每一个将衣服裹紧而瑟缩着的灵魂,寒风没有将他们驱离,他们欢呼着、或与运动员交谈着、或在跟跑助威着,使得雨中的赛场多了些许温暖。
  “同学,可否让下?”身后传来了带有喘息的声音。赶忙退让后向后望去,一位位挥舞着双臂并高呼“加油”的观众与3000米运动员共同奔跑着。众多的观众与志愿者们一起维持着现场的秩序,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烟雨的赛场上,无数的观众穿梭其中,他们将内心真挚的感情化作呼声,温暖了被寒意裹挟的地方。
  2018级文学院的黄英杰在看完一天的比赛后激动地谈到,“我对这场传说中的运动会期待已久,从运动会开始到现在我和同学都在为努力付出的运动员们呐喊助威,文院已经已经实现了26年连贯,期望今年我们依旧卫冕!”大音希声与前线不同,各个学院的大本营可谓是“大音希声”的生动诠释。
  “昨晚的风吹倒了好几顶帐篷,今早的雨也淋湿了桌椅。但我们坚持为运动员做好充分的保障。”新闻与传播学院17级学生牛齐宣说道。南田径场门前帐篷里,各院的同学穿梭于这些方方正正的帐篷中,“有人摔倒了,需要碘酒和棉签,包扎需要的药品也都拿过来!”
  “这里!水和葡萄糖请拿过来点!”
  ……没有进击号,没有进行曲,有的只是为本院和运动员们默默无闻的付出和耕耘。他们的声音或许没有观众加油助威的响亮,或许没有运动员们冲刺时声音的振奋人心,但是每当听到后勤的支援声,运动员们感受到的便是阵阵温暖。
  通报声、欢呼声、支援声……无论哪一种,都是是雨中赛场上最美的声音,是岁月记忆的最好见证。如寒冷风雨中的春日阳光,照亮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