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创建文明城 教委在行动


小雷锋的朋友圈公益活动 小雷锋的朋友圈公益活动

石景山童声合唱团走进录音棚录 石景山童声合唱团走进录音棚录制 制60 60周年主题歌 周年主题歌

小雷锋的朋友圈公益活动 小雷锋的朋友圈公益活动

未成年人教育专业团队研讨 未成年人教育专业团队研讨

石景山区中小学生廉政书法大赛 石景山区中小学生廉政书法大赛

2019 年是石景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提档升级至关重要的一年。石景山区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创城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及问题导向、坚持教育特色、坚持全员参与、坚持常态长效,全面深入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以最高标准确保创建任务圆满完成。

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创城总牵引作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以《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为依据,以十大提升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继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切实聚焦总牵引作用发挥、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聚焦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凝聚教育系统全体干部教师的智慧力量,全面提升石景山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扎实推进全区教育系统创城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重点任务

一、全面加强创城指标体系研究。
  进一步强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切实发挥《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及《石景山区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十大提升工程”工作方案》的导向作用,分别对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种测评方式的主要指标进行认真研读,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明确指标内涵,将测评标准层层细化分解、层层量化具体化,构建“谁的指标谁负责、谁的任务谁完成、谁的标准谁达标、谁不达标问责谁”的目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推进任务落实,确保各项指标的测评达标。
  二、全面加强教育系统文明创建。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三个倡导”融入校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核心价值观宣传全面覆盖校园、教室、楼道等显著位置,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公约,落实到校外活动,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未成年人认知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未成年人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个字”,并将之体现在习惯养成中,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追求。
  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一是落实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机制。制定并落实关于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工作安排,组织开展好全国、首都、区级文明校园三级联创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履行创建活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师生按照“六好”标准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二是创新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形式载体,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当师德标兵、做美德少年、创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三是发挥首都文明校园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区范围内积极争创首都文明校园,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实践,把学校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育人质量。一是落实好德育课程和团队活动。全区中小学100%落实中小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和团队活动,加强落实情况督查考核。开展好社会实践大课堂和综合学科实践活动。开展禁毒禁烟教育、环保教育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具有鲜明团队特色、仪式感强的团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服务品牌项目,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美育课程,提高体育、美育教学质量,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系统推进学生艺术教育“3211”项目,切实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三是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不同层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四是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全面推进在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不断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促进学校、家庭协同推进,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五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师德教育月”等师德教育活动,持续推动“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六是全面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问题,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一是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创新开展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制定工作安排,开展两次选树班级、校级好少年活动和“学榜样我行动争做好少年”活动,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亲情关爱、环境保护、劳动锻炼、红色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全年围绕五四、六一、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是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中华武术进校园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五是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红领巾志愿者联盟”“青春与祖国”志愿服务总队,系统推进全区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六是组织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结合”劳动教育网络,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各方面。
  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创城示范点位建设。一是建好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书法、围棋、武术、国画等兴趣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个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举办梦想音乐节、校园广播创意大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朗诵活动、书法绘画展示等活动,提升综合育人效果。二是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辅导作用。通过网络、电话、现场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每月至少开展1 次“心理健康下校服务”讲座,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育未成年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
  打造教育系统常态化创城工作品牌。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要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主题活动,深入挖掘教育系统创城工作内涵,提炼工作亮点,创造典型经验、宣传成功做法,在创建活动中既做到全面覆盖,又突显教育系统特色,打造石景山区教育系统特色常态化创城工作品牌。
  三、全面构建教育系统创城工作良好环境氛围。
  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力度。一是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按照“立足学校,教育师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总体思路,广泛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发挥好每个孩子的纽带作用,切实把教育活动从校内向家庭、向社会延伸。二是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1 次家委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重大决策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三是每季度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创城工作问卷调查,确保全教育系统创城工作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同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区域教育的满意度。
  全面开展创城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制作学生创城宣传手册,组织师生开展班队会、演讲比赛、读书会等多种方式,实现创城宣传立体化、多样化。二是开展“每月一主题”创城宣传活动,将德育、团队、教学等主题活动与创城有机结合,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讲创城。三是在全教育系统上下两级开展“‘一把手’讲一次文明课”活动,让创城理念、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四是加强与相关委办局的联动、配合,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氛围。通过设计制作海报和公益广告在社区进行张贴、拍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与街道合作开展入户调查宣传等多种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宣传,营造教育系统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创城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注重协调联动,坚持推进家校社共育,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发挥学校龙头作用,完善“学校育人”体系,把道德建设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完善“家庭育人”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助力创城。二是抓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严格监管、确保安全”的工作方针,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及时清查校园周边流动和无证摊点,继续开展学校食堂、校内及周边商铺“三无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常态化、效果实。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