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在学校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座谈会的发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党中央召开这样的面向思政课教师的座谈会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些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和教师的关键作用,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兼职思政课教师备受鼓舞,更深感责任重大,进一步坚定了认真上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做到:
  第一、政治信仰强习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老师首先要有信仰,要真信,要在政治理论上有一定的水平,能够真正掌握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观、方法论,学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政治意识、培养政治觉悟。
  第二、打铁自身硬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的要求,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要做到课上课下一个样,对人对己一个样,网上网下一个样,人格正,才有吸引力。
  第三、教学思维新习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关注学生即想学生所想、听学生所听、见学生所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寻找理论与学生实际的结合点,才能让思政课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喜闻乐见、受益无穷。关注社会,课堂创新源于对社会的关注。用社会的热点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才能让科学理论春风化雨、滋润心灵,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
  实践深刻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
  正如总书记所讲,思政课需要思想性和理论性,还需要亲和力。“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一味地只讲道理,只会让思政课变得乏味,不能走心入脑。作为一名兼职思政课教师,我要提高自身品格,增强课程亲和力,通过触动学生心灵,在他们内心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是一名专职辅导员,2017年11月份入职,满打满算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辅导员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来到我们学校之后,思政部给予我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的机会。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高校思政课对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意义,感受到了提升思政课说服力,让科学理论走入学生内心深处的紧迫性。结合自己作为专职辅导员与兼职思政课教师的实际,我有几点体会,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意识。
  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应该树立政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理论课教师只有用坚定的信仰,鲜明的立场、彻底的理论、真理的力量,才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阵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就是要严守意识形态阵地,注重青年人的思想引领。不断捍卫好我们的阵地,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我们要在课堂和实践中把道理讲明讲透讲深入,让学生成为信念坚定,明辨是非,热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青年。
  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我们正处于一个注重创新的时代,结合新时代新青年的特点,我们思政课教学也必须注重创新,努力做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参与度广的方式优化思政课讲学方式。我们作为艺术类院校更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出发,不断让青年人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明大义,立情怀。
  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责任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必须明白主责主业,明确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引领的责任担当。我们要种好一段渠,收好责任田,不断促进青年学生认识我们的新时代,参与我们的新时代,建设我们的新时代。“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潜心研读马恩经典著作。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更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讲好思政课,讲透思政课,让学生在思政课上坚定信念,最终以小我成就大我,为思政课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反映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的高度重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政课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的,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有感触。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八个统一,这既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课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思政课教学中应运用的根本方法。
  第一,要有理论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对于我们思政课教师,既要将思想、理论讲明白、讲彻底,又要立足中国实践,与时俱进,注重把握理论的时代性。例如,2018版《概论》课,添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内容,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就要注重把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我们整个课程,让这些理论生动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第二,要有实践性。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将实践常态化,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同辈的交流沟通和互动中思考问题、锤炼品格,引导学生从“是什么”的问题转移到“为什么”的问题上,真正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第三,要有吸引力。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飘在天上的教条,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我们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案例解读理论。在这个网络时代,学生与我们获取的一些信息可能相同,但有时难以把握其本质,这时就需要我们思政课教师加以引导。我会把日常上网时看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文章及时下载保存下来,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例如,上海市闸北区公安改编了一首最近比较流行的歌曲《知否知否———这是骗子的计谋》,看到后觉得对于学生了解诈骗手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于是立刻找资源下载,课上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学习。这样既增加了思政课的趣味性,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能给学生以教育启发。因为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我们思政课教师,通过身边的故事、案例去启发、引导学生,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增强学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矢志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才让思政课真正从“点名课”转换为“热销课”、“网红课”。
  近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感慨颇多。首先,我感到无比激动。这次会议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总书记亲自召开的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次座谈会。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感到很骄傲。我将把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作为我毕生光荣的使命。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身责任之重大。作为一名新进思政课教师,想要上好思政课,任重而道远。目前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固有印象往往是刻板教条,很多学生对思政课并不感兴趣,甚至把思政课当成睡觉课、玩手机的课,主要问题表现在:个别学生上课迟到、旷课;上课期间,睡觉、玩手机、打游戏、说话等现象普遍存在;师生较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积极性不高。从学生角度,主要是认识上不到位。一方面,认为思政课不如专业课对找工作有用。所以对思政课不重视。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从小学就开始,而在中学期间主要是应试教育,多为强迫性的记忆学习,所以大学生对思政课存在抵触心理。从教师角度,主要是授课方式方法有待创新。目前思政课教学主要采取的传统的授课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启发性少;以教师主导性为主,学生主体性欠缺;以理论性教育为主,实践性教育缺乏。此外,辅导员等辅助教学人员对思政课的重视度、授课班级人数过多等客观条件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习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高标准严要求的指明了一名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今后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突出大学思政课的理论性和高度性。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大学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大学期间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政课的最后一环,它直接关乎到青年能否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学生对国情和当时基本上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大学思政课能够体现其理论性和高度性,才能让学生信服。突出大学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就是要通过学习党史和国情,深刻理解我国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二,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艺术院校,在校学生大部分是艺术生,他们大多思维活跃,更加追求个性和时尚,对审美价值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一方面,创新思政课理论授课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启发性、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学。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做到又红又专。另一方面,加强与二级学院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工作处的交流和沟通,将思政课教学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
  第三,培养自身高尚的品格,言传身教。习总书记提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思政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影响学生的心灵,而这绝不是纸上空谈就能做到的。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用一言一行为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更要强化自律意识,培养自身高尚的品格,用人格感染学生。
  习总书记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广大思政课教师上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很荣幸能够参与他们的成长。我会时刻谨记总书记要求,努力把思政课上的越来越好,用自己的点点滴滴播撒阳光,为祖国培根铸魂。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