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不容懈怠 校园防火不存侥幸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就其破坏性来看,是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冬季是火灾频发的季节,高校历来又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防火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防火重点单位,其实在大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火灾,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大学生应该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知识、了解一些火灾发生的原因。高校消防安全,不容懈怠;高校防火,更不应心存侥幸!
高校校园火灾多发原因
一、高校为什么容易发生火灾高校除学生、教职员工外,还有大量的人员进入校园内从业、经商,因而形成了高校人员群体的层次差异。有的人员防火意识、防火能力较强;有部分人员防火意识不高,不注重校园的防火工作。且人多工作面广,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很难深入开展,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给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据相关部门统计,高校的火灾中80%以上源于人为因素,而学生宿舍、工棚、各类暂住人员租住地等生活场所更是火灾的多发区。高校实验室及实验多,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电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老化的破旧建筑物多,在建的建筑工程多,人员密度高、集中而又相对分散,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不够深入和普及,安全管理时有疏漏,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者不当使用电器……等等均是造成火灾隐患、引起火灾发生的原因。
二、高校常见火灾隐患明火引燃。如学生在宿舍床上(床头)点蜡烛。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在宿舍内焚烧杂物,在宿舍内使用煤气、液化气不当,使用煤油炉、汽油、洒精等易燃易爆物不当等。
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如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有的甚至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
使用电器不当。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管而烤燃起火;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等。
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学生宿舍内的线路是按日常照明、使用小收录机等情况而设计的,如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等电器常使电线过载发热而起火。
高校校园常见的火灾类型
一、生活火灾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燃煤、燃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躺在床上吸烟、乱扔烟头;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另外,学生在宿舍或实验室违章使用燃气灶具,因管理不善引起火灾事故的情况也有时发生。
由于多数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违章生活用火严重,酿成火灾已成必然。有统计表明,生活火灾已占校园火灾事故总数的70%以上。安全使用生活火源必须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必须学会自防自救。
二、电气火灾高校很多学生自备了电器设备,如电脑、录音机、台灯、充电器、电吹风等,还有违规购置的电热毯、热得快、电炉等电热器具。学生宿舍由于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大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热器具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三、自然现象火灾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燃。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行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产生的电弧可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低的一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对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高校校园火灾的预防
一、学生宿舍防火大学生宿舍是高校的防火重点区域之一,全面做好大学生宿舍防火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生活用火是引发大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学生宿舍防火安全要做到这几点:一不私自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缠绕在金属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间,避免接线板被可燃物覆盖。二不违规使用电热器具,不准使用大功率电器。三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四不堵塞消防通道;五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宿舍;六不挪用、损坏消防设备和设施;七不在楼内焚烧杂物;八不在宿舍内点燃蜡烛照明;九不宿舍无人时不关电源;十不将电源、电器靠近床铺和易燃物质。
要做到走灯关,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二、公共场所防火随着高校建设发展,教室、餐厅、放映厅、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健身房等处,人员往来频繁、密度大。公共场所管理松散,部分师生防火意识不强,室内装修使用可燃物质、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空间大,吸烟者多,乱扔烟头、火种现象严重等诸多因素,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地方时有重大火灾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
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学习和工作时,严禁吸烟,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规定、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后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
另外,同学们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要具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的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高校校园消防安全知识解答
(一)学生、教师宿舍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学生、教师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二)哪些电器不允许在学生宿舍使用?
学生公寓内严禁使用电炉、电取暖器、电热毯、热得快、空调器等大功率电器。
(三)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二、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四)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一、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二、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三、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五)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防火的基本措施有:①控制可燃物;②隔绝助燃物;③消除着火源;④阻止火势蔓延。
(六)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先拔出保险栓,再压下压把(或旋动阀门),将喷口对准火焰根部灭火。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的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
(七)电气火灾原因有哪些?!!!!!!电气火灾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电热器使用不当、静电和雷电。
(八)电脑着火怎么办?
应对的方法是:电脑开始冒烟或起火时,马上拔掉插头或关掉总开关,然后用湿地毯或湿棉被等盖住电脑,这样既能阻止烟火蔓延,也可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即使已关掉的电脑也是这样,因为温度突然降下来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裂,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切勿揭起覆盖物观看,灭火时,为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