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最爱那一抹鲜红
记应用技术学院志愿者薛栋

“她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时刻要求我们保持志愿者的形象。提起薛陈,应用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毛启凡这样评价道。
一头金黄色的短发,带着一副黑框圆眼镜。她就是应用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会长——薛陈。四年来,她参加了无数次的志
愿服务活动,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如愿以偿成为志愿者
小时候,在街道上看见有穿着红马甲的人在帮助别人,薛陈常常会驻足观看。有时候还会想:“我要是什么时候能穿上它,该多好”。
后来,她知道“红马甲”有个光荣的名志愿者。
四年前,踏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门的那一天,她就受到很多“红马甲”的热心帮助。“他们带着我跑前跑后的报到,不厌其烦地
解答我的问题。”
社团招新那天,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新角色充满新鲜感。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她的志愿足迹遍布淮安清江浦区,两年多的时间,她累计参加了108次志愿服务。
然而,当新鲜感褪去后薛陈产生了一丝的倦怠,甚至有些后悔。“志愿服务任务繁重而复杂,曾萌生退出青协的念头。”不过很快,满足感便使她放弃了这个念头。“每当做完一次志愿服务,对方发自肺腑地说谢谢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三专转本来到淮海园后,薛陈再一次选择了青协。凭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薛陈担任了应用技术学院青协的会长。
助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
两年来,在薛陈的带领下,除了常规的志愿服务外,她和她的小伙伴还参加了许多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回忆起这些,薛陈笑着说,那些
落泪和感动的瞬间,好多镜头历历在目。一次为灌云首届发展大会提供志愿服务,
薛陈清晨五点多钟就带领着志愿者们集合出发去往灌云。初夏的天气闷热,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做着指引和接待工作。累了就躺在地板上午休,午餐简单吃点盒饭。“从始至终没听到一声抱怨。”直到深夜九点多,薛陈和志愿者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灌云返回学校每周三下午,薛陈会和小伙伴来到儿童康复中心,陪这里的孩子打球、画画、做游戏;周末,他们就来到各大社区的血站点,向路过的居民们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
“当看到一个又一个行人被我们感染而慷慨献血时,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热心奉献永不停歇
坚持了四年志愿服务,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她带领的“生命涌动,血融万家”和“关爱学龄前智力落后儿童”被确定为连云港市博
爱青春项目;“用爱心为生命加油”项目获得连云港市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她个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光荣称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爱。我希望从我做起,把爱奉献出来。”很多大型的活动,志愿服务需要的人往往较多,光靠青协的社员是远远
不够的。于是,每次接到任务后,薛陈便领着青协成员在学院里宣传,令她意外的是,几乎每张传单都被热情回应。“就拿灌云首届发展大会的志愿服务来说,竟有一百多名同学愿意加入进来。
“志愿活动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他们愿意加入也不是受我一人感染,而是整个青协这个大家庭所传递出的友爱互助的精神。”因为长期坚持志愿服务,薛陈性格变得越发活泼开朗。因为志愿活动,她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缘,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在成长道路上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志愿服务绝不是说一时,做一时。“"薛陈坚定地表示,志愿服务一定会持续下去。
如今,她已经卸任青协会长,但志愿者的精神早已埋于心中,融于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