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运动会表演:精彩背后也精彩


  操场上,鸿远楼旁,艺术广场边,他们抬头挺胸,自信从容,每一个步伐都是对运动会的期待和重视。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跃、拍手,整齐划一。仪仗队、排舞以及花束队的同学们拿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参与训练,一心想着把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做到极致。
循常习故 承前之思
在运动会到来之际,仪仗队和排舞的训练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各个学院都挖空心思让自己的队伍脱颖而出。在各个队伍别出心裁的同时,也保留了他们学院的特色。
  管理学院是去年的“冠军队伍”,金牌获得数量最多。今年,他们一如既往保留了严格的选人办法,首先是自愿报名,然后在操场上进行第一次选拔,主要训练齐步走,通过动作的标准程度和整体气质形象进行选拔。“我们是有身高限制的,女生一开始是要求在168cm以上,后来人没有选够,就放低了要求,165cm以上就可以。”管理学院文艺部部长王欣媛说。严格的选人标准是他们对仪仗队工作负责的体现。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了体现“文笔浩瀚,学行修明”的文学精神,今年决定继续采用民国服饰。民国服饰虽然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却又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时的女生校服,浅蓝上衣、玄色裙子、白色纱袜、圆口布鞋,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那抹淡雅的蓝,一如澄澈的远空一样干净、清爽;玄色中裙刚刚没过膝际,初露自由的端倪;白袜黑鞋,不多一丝修饰,却平添几分稳重、几分洒脱。麻花辫、民国校服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窥见那个时代女子的温婉与自立。
  鲁泰纺织服装学院历年的服饰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每年都会创新,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可无论服饰怎样变化,学院对待服饰的态度一如既往的严谨。他们的服饰都是本专业自主设计,从设计、制版、样衣,最后到成衣,通过色彩搭配、图案设计、款式、制版、工艺、配饰等等,把他们的专业体现得淋漓尽致。复杂的设计,繁琐的工序,鲁泰学院一直在坚持传承他们的设计理念与风格,自己的设计被更多的人认同是令他们最骄傲的事情。
匠心独具 稳中求变
泰勒曾言:“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为了能够在运动会上让人耳目一新,在努力排练之余还不断地去探索、创新,努力找出自己的“不一样”,展示新风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男女比例为17∶100,此次排舞表演增加了男生,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一开始还怕男生跳不好,但结果还挺出人意料的。”文艺部的管佩钰是此次仪仗队与排舞训练的负责人之一,男生们的表现打消了她原本的担忧。男生一开始会出现肢体不协调的状况,还有的男生比较害羞,在意他人目光。“训练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看男生跳舞了。”管佩钰一边说一边捂着嘴笑,“不过,经过训练之后,男生的动作都很到位。”此外,为了响应学校排舞表演不露肚脐的要求,文学院又重新订制了表演的服装,带有亮片的篮球风上衣加银色短裙,更显文学院女生的青春活力。
  同样女生居多的外国语学院承担运动会的花束队,每年运动会的开场,都可以看到她们手捧鲜花,热情洋溢的笑容。“花束队今年有点不一样,以往都没有参与走圈,直接站到指定地点,但是今年需要走半圈再站定,也是一个较大改变。”学院的杨紫嫣说道。作为学校唯一的花束队,为了展现女生风采,今年花束队的训练较去年更加严谨,在其中加入了方阵训练,方阵口号和举花动作等,更好地发挥其为运动会开幕加油打气的作用。同时,花束队同学手捧鲜花,身穿蓝色衬衫短袖搭配白色裙子,既能展示出大学生的活力又能体现运动这一主题,也为赛场热情激昂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甜美清新。
  法学院则首次请来新疆姑娘为仪仗队进行伴舞,身穿民族服饰的新疆同学带来满满的异域风情。法学院文艺部部长蒋宇皓在年级群里提出了这个想法,然后便有许多来自新疆的同学主动报名加入,“主要想展现一下民族团结,共同发展,以及我们的和谐气氛。”蒋宇皓说:“这样既弘扬了体育精神,又展现了民族风采。”
秣马厉兵 温暖前行
在训练场上才能真实地感受到纯粹的自然,无关其他,只有坚持和信仰。
  颇具视觉美感的排舞表演、整齐有序的各学院仪仗队,无一不给我们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背后的付出,是撑起表演的支柱。仪仗队和排舞表演的成员日复一日地坚持着,旁人眼中的不平凡,却由他们平凡的脚步丈量。当问及“为什么选择加入仪仗队”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吴树伟笑了起来:“喜欢那身衣服。”听起来简单可爱的理由,却是一支队伍的开始。
  “秣马厉兵”的日子很辛苦,苦中却有感动。“女生大多是第一次穿高跟鞋,而且新鞋子比较磨脚,很多女生的脚后跟都磨破了。尽管我们提前为大家准备了创可贴,但大家还是坚持到不能再坚持、脚后跟磨破了才想起来用创可贴缓解一下。”经济学院文艺部部长王润芃谈起这件事情,表示自己深受感动。在“困境”中坚持已是不易,她们还笑脸常挂,在她们看来,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黑夜寒冷、训练辛苦,悉心的关怀足以驱散凉意和劳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仪仗队的大一学生刘方说:“我们也会面对压力。面对穿着高跟鞋的管理学院,有时会觉得自己气势不够。但是带我们训练的学长很好,悉心的提醒让我们都愿意听他的指令。每天晚上结束后他都会叮嘱我们回去揉揉腿、泡泡脚。虽然训练很累,但是收获更多。”
  暖意总会融化冰冷,在劳累的时候让人舒缓,那些贴心的帮扶和提醒,成了许多人的动力。在“不安逸”的日子里得到鼓励、关心、帮助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而这之上,是大家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能在夜色中的操场,邂逅仪仗队成员踢着正步,每一张坚毅的脸庞上都挂着汗珠,眼中却有银河般光芒的场景。亦或是在某个明媚的午后,看到闪耀的花球在阳光下律动挥舞,男生和女生们摇曳出青春的活力。他们都在期待着,台下刻苦的训练之后,终会在运动会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