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课教师程玲为“飞机维修”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同学讲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为新时代开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开好思政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党的教育方针决定了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思政课非常关键。
开好思政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按照这样的政治要求来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有用人才,而思政课恰恰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能够承担起这样的政治责任。
开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关键在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全校上下通力合作,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而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对高校来说,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要坚守思政课这个主渠道,把握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关键。
讲好思政课有难度,需要有耐心思政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还有其特殊的难度,讲好思政课不容易,需要教师有耐心。
思政课的政治性使其与学生的认知有一定差距。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与政治有关系,但是学生对思政课还是缺乏认同感,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离政治有点远,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学习政治理论更有用,从而对思政课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对思政课也有一定的误解,对部分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思政课的理论性使其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一定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并随着各国的实践不断发展,对学生学好思政课和教师教好思政课都是很大的挑战,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既缺少社会经验又缺乏理论思维,要学好思政课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教好思政课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历史,还要知现实,同时,理论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弱了理论的说服力。
思政课致力于价值塑造,内容变化快,教学要求高,讲好思政课不容易。思政课涵盖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法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老师既要教好这些知识,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思政课的核心功能是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不像一般事务那样立竿见影,收效迅速,而思政课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育德化人,加之,思政课必须及时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材修订频次高,教学语言转换快,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来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求,蹄疾步稳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
讲好思政课更需要思政课教师有足够的信心思政课的的难度使讲好思政课不那么容易,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讲好思政课。只要我们按照“六个要求”和“八个统一”的要求,满怀信心,持之以恒,乐于作为,敢于作为,就能够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中有所作为。
在新时代,我们具备讲好思政课的客观条件,这次座谈会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次,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我们要有信心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只要我们主观上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以教材为本,以内容为王,攻克教学难点重点,讲清楚讲明白中国道理,做到以理服人,讲究教学艺术,就能够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