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回顾过往 展望明天 建设媒体新风貌——记学生传媒中心2018年度表彰大会






  4月17日中午,我院学生传媒中心2018年度表彰大会在红区学术报告厅召开。我院党委宣传部主任苏文、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石硕林、学生传媒中心指导老师祝固炜以及来自学院党委宣传部的各位老师出席本次大会,学生传媒中心基本成员参加此次大会。
  大会在学生传媒中心主任陈鸿霖的2018年度工作总结中拉开帷幕。与会成员从工作总结中回顾了过去一年里学生传媒中心的各项工作及成就。截至目前,学生记者团已完成稿件109篇,共计约19万字;Π工作室共计发送日常微博以及各专题微博3000余条,微信日常推文以及专题推文120余条;全新部门新媒体中心微博已推送文章7000多篇,其管理微博拥有粉丝超过16000人;TIME印象社拍摄照片上万张,大小达到上百个G;DV影视中心已经制作完成8部视频短片,共计时22分钟左右。过去一年里学生传媒中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也将继续以“传播学院正能量,建设媒体新风貌”为核心思想为全院师生服务。
  总结中,陈鸿霖同学还提出了新一年传媒中心的发展方向:一是立足传统校媒阵地,创新发展宣传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资源;三是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大步迈入多图时代;四是提高部门行政管理,树立内部组织文化。学生当围绕这四个方向目标展开工作,努力学习,奋力向上。
  随后,大会表彰了获奖学生代表和优秀部门,并由祝固炜老师、苏文老师等为其颁奖并合影留念。对于此次获奖的同学,祝固炜老师希望他们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拍出更好的新媒体作品,希望他们能够戒骄戒躁,不断地突破自己,挑战自己。表彰只是对以往工作的肯定,未来的工作还需继续努力。不管是受到表彰还是未受到表彰的同学,在接下来的工作中
都应该更加努力,展现出自己的更强实力。
  此后,学生传媒中心指导祝固炜老师、党委宣传部主任苏文老师分别发表讲话,充分肯定学生传媒中心的各项工作。祝老师指出,学生传媒中心的本质是一个服务性组织,旨在为全院师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学生传媒中心正在改革,适应时代发展,为此学生应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写出更符合新时代新媒体的文章,拍出更好的媒体作品,要把采访当成是一项福利而不仅仅是一项任务并在工作中学习,工作中成长。他同时强调传媒中心是一个以作品说话的组织,在组织中树立威信靠的是作品。苏老师则在讲话中强调“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两个取得成功的关键。他提出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在生活中锻炼好。进入了这个组织后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就需要用心去做,如果长期专心致志去做一件事那一定会成功。对于新成员,苏主任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当我们上任时,不管能力有多强还是要虚心请教之前的学长学姐,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通过本次大会,中心成员回顾了过去一年学生传媒中心的工作,并从中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为传媒中心的发展和改革创造推力,积蓄力量。本次表彰大会的成功召开,明确了学生传媒中心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了传媒中心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我院新闻宣传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因为有传媒中心成员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以及相关领导老师的支持才有现在的学生传媒中心,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传媒中心的每位成员能不忘初衷,携手并肩为中心创造一个更好的明
天,更好地为学院师生服务。
附:学生传媒中心2018年工作总结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我是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学生传媒中心主任陈鸿霖。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莅临及同学们的到来,非常感谢学院领导给予学生传媒中心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很感谢同学们为学生传媒中心做出的贡献。对于我们而言,新的征程已经开启。院媒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日益增多,新的一年,我们仍将保持如旧的热情,以“传播学院正能量,建设媒体新风貌”为核心思想,深化宣传工作格局,创新工作路径,不断提升宣传工作实效,为学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此,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将着重着手以下四点展开工作:
  一是立足传统校媒阵地,创新发展宣传工作。学生记者团下设五个采访部,两个编辑部,本着“新闻发生时,我们在行动”的核心观念为院报提供优质文章,高效完成学院下达的任务,同时还以自主专题为重要导引线,提高成员们对采访和写稿的兴趣,自主挖掘新闻线索。截至目前记者团已完成稿件约19万字,包含了散文、诗词、专访、专题以及调查等多种类型,从迎新纪实、双选会、运动会、军训到优秀省毕业生等稿件任务共计109篇。上院报文章32篇。本次记者节推出的“融于生活,记录点滴”随手写新闻活动更是收到了150多位同学的参赛作品,有效提高了学院同学对新闻的认识并拓展其课外活动。
  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资源。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π工作室自
主管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学生传媒中心官方微博,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微博协会以及微信版电子科大成都学院院报以来,共计发送日常微博以及各专题微博3000余条,微信日常推文以及专题推文120余条。对贴吧方面进行日常网络舆情监控,每月平均发帖数量有100余条。去年传媒中心迎来了一个新的新媒体宣传部门:新媒体中心,同时带来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官方微信 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官方微博,截至目前,微博已推送文章7000多篇,拥有粉丝超过16000人。我们将会继续保持每各个时段微博的推送,及时地传递学院的各个最新动态,让广大师生了解学校的最新活动;官方微信账号建立于去年9月,目前已经推送文章100余篇,在本次记者节活动中,街拍摄影大赛推出的微信线上投票获得了5000多的访问量,新媒体中心将会继续布置每日的推文,对于校内的重大事件进行及时的报导,让同学们对学校最近的动态有及时的了解。未来我们将继续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
  三是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大步迈入多图时代。面对新的形势,目前TIME印象社设立了两个摄影部、一个后期编辑部,培养出具有丰富拍摄经验能独立完成各项拍摄任务的摄影部长及其团队 和熟练使用Ps,Ae,能够独立完成各项海报、喷绘设计的后期部长及团队。去年TIME印象社拍摄照片上万张,大小达到上百个G,为学院,中心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图片和海报。针对视频的制作,去年学生传媒中心还成立了DV影视中心。成立后,DV影视中心先后进行了各类采访的拍摄练习,以及拍摄技术的精进练习。其中的代表作,包括迎新视频 《科城之轻松熊》、中秋节特辑、开学典礼,新
生见面会的拍摄作品、双选会,记者节的拍摄作品。去年,DV已经制作完成8部视频短片,共计时长22分钟左右;今年,DV会以更专业的技术服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及中心各新媒体平台。
  四是提高部门行政管理,树立内部组织文化。行政中心负责联系,督促和监督传媒中心其他五个部门,下设办公室、外联部、活动部,是整个学生传媒中心的管理部门。它的存在确保中心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内树形象,外立品牌。
  最后,我谨代表学生传媒中心感谢学院各职能部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过去一年里对学生传媒中心的大力支持,感谢学生记者团,π工作室,新媒体中心,Time印象社,DV影视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坚持与奋斗,正是因为你们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才成就了现在的学生传媒中心,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携手并肩,为中心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学生传媒中心年度表彰名单:
年度传媒之星 张扬
年度传媒组织 学生记者团
中心年度贡献奖 张军军年度传媒人 王思博年度传媒人 王凌乙年度传媒人 刘一帜年度传媒人 曾庆璐
年度最佳新媒体运营 曹俊威
年度最佳新媒体宣传 杨淑年度网络杰出贡献奖 王雪莲年度最佳新媒体技术 伍德秀年度最佳新媒体技术 黄欣钰、伍德秀
年度最佳创意奖 冉启卓、卢彬、伍籽奕、班晨年度最佳新秀奖 杜建波年度最佳摄影师 毛启源年度最佳新锐摄影师 李法伸年度优秀部长 何玉婷年度传媒人 王子辰
学生传媒中心微信之星钟林龙学生传媒中心微博之星彭荣凯学 生 传 媒 中 心 年 度 最 佳 网 络 运 营郭阳明
年度最佳人物通讯 简铭锋 蒲青江年度最佳事件通讯 李梦希年度平面传媒杰出贡献黄家明 毛琴 马浩根何洪剑年度最佳文学创作 王远征年度传媒人 王博年度最佳言论 刘思嘉
优秀部门获奖 部门年度行政优秀部门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