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思源湖》发刊词


  来了,乘着春日的和风,满载着阳光和春的气息,暌别交大人近八年,《思源湖》副刊回来了。
  《思源湖》将秉承办刊传统,精心汇集交大人的文艺作品,致力于繁荣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医务员工及校友搭建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平台。
  副刊的回归,是融媒体发展的需要。当下,电子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人们也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出种种全新的应用场景,媒体赋能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热点。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媒体大繁荣的时点,却越加凸显出纸质媒体的珍贵。慢阅读、真实性、历史感……独有的阅读体验,赋予了纸媒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只因当年发表的一首小诗、一篇短文,一份泛黄的校报也可能引来作者多年后的追寻,这样的故事,经常在校刊编辑部发生。正是感受到这样真挚的情感,置身校园媒体的大花园,上海交大报坚定了重启副刊的决心和信心。
  副刊的回归,也是师生精神交流的内在需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离不开师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在大学里,师者之所以为人师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启迪心智,明道传道。而通过文字来表达心声,则是师生们常为之事。“以诗言志”“以文载道”,说的都是诗文的自然功用,一篇好的文章,有时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副刊期待在交大人追梦的日子里,用你的声音去召唤另一个声音,你的喜悦去感染另一个喜悦,你的思想去激发另一个思想。
  副刊的回归,更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校党委书记姜斯宪在《诗文交大》一书中说,“大学涵养了人,人也成就了大学。大学的精神和文化于人的陶冶作用是历久弥深的。”交大的文脉源远流长,工文兼教、文理兼通的传统历来有之。20世纪初,唐文治校长执掌校务期间,开设“国文科”,并创办一年一度的国文大会,学生全体参与,诵读、作文之风盛况空前。而在跨越百年之后的今天,交大人建功在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一样要抒发心中的家国情怀、诗情画意。一诗一文,莫不记录着时代的音声,折射着时代的光芒,传递着时代的呼唤。上海交大报《思源湖》,正是要在蓬勃兴盛的校园文化热潮中,发挥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做一名故事的记录者、创造的参与者和坚定的前行者。
  《思源湖》征稿启事发出后,收到了大家的热烈反馈,限于版面许多诗文不能在第一期刊出,然而来日方长,优秀的作品将会陆续与交大人见面,敬请关注。感谢大家对副刊的厚爱,愿副刊成为交大人的又一个精神花园。
校刊编辑部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