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0月2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纪念建院110周年之际,《中国通信元勋———张煦传》首发仪式举行,以缅怀这位为中国通信事业和上海交通大学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院士,1953届校友赵梓森院士,原副校长张文军,原无线电系系主任郑志航,1952届校友张洪森、1992届校友沈定刚,电院党委书记苏跃增,校图书馆党委书记董玉山,电院原党委副书记莫光成,校出版社副编审武晓雁,传记作者———校科学史系王延锋、校档案馆姜玉平、上海中医药大学宋神秘、张煦院士女儿张迅玲等四位家属,电子系系主任刘兴钊,电子系党总支书记胡卫生等师生代表30余人共同参加了首发仪式。仪式由电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帆主持。
毛军发在致辞中指出,张煦院士始终站在通信科技的前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他用一生的无私奉献诠释了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大爱,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通信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毛军发表示,张煦院士为交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我们的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张煦院士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延锋介绍了传记的主要内容:该书以张煦院士各个时期的笔记、手稿、回忆文章等文献为主,辅之以亲属、同事、学生的访谈材料,全面展现了其一生。出版这本传记,不仅对张煦院士是一种缅怀,也是为了让后来人更好地传承张煦院士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在热烈的掌声中,毛军发和赵梓森共同为《中国通信元勋———张煦传》揭幕。
在交流发言环节,赵梓森、张洪森、郑志航、张文军、沈定刚等嘉宾共同回忆了与张煦院士相处的点点滴滴。
张文军回忆到,张煦院士做人做事的风格深深影响了他一生,比如张煦院士不计名利、忘我工作、注重细节、勇于创新、追求至善的精神等等,希望张煦院士的精神能够永远在交大人的身上传承。
沈定刚回忆说,张煦院士给他人生留下了三件东西:简单生活,勤奋工作,平易近人。张煦院士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求虚荣,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每次看见张煦院士都是一身褪色的中山装,一双布鞋,着装很简单。张煦院士在工作上很勤奋,80多岁高龄坚持用放大镜修改学生的文稿,坚持每天乘坐面包车上班。
最后,张迅玲女士代表家属发言。她表达了对电院建院110周年的祝福以及对传记筹备出版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感谢。尤其此次新书的出版是在她父亲逝世三周年之际,具有特别的意义。她表示父亲对他自己十分吝啬,四元钱理发费都舍不得,但是却将自身全部积蓄30多万元用作奖学金支持学生,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
(郭成鹏、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