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成就更好的自己


牛慧婷在匈牙利驻华大使馆


  牛慧婷,市场营销专业2012届毕业生,2015年取得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跨文化交流与市场营销专业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北京)商务处,担任商务处外交官助理。
天下之事从细而做
回想起在吉外的生活,令她比较深刻的是参加学校的一些志愿活动,她说:“那时候在长春总会举办各种比赛以及博览会,能有机会去当志愿者令我特别开心,因为是在为母校做贡献。”而最令人触动的是,她曾参加过这样一次志愿活动。
  “要站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卖三天的票,中间很少有休息,这次活动不是说能教给你什么,或者使你的简历多么漂亮。但是通过和外界接触,才会知道新的领域里的新的事情,能够让我们懂得这个社会上原来还有这样的活动和展会,大家是怎么样去做事情的。我们是需要从细微之处学习这些社会经验的。”
  在两会期间,牛惠婷和吉外校友有幸见到秦和校长,牛慧婷说:“大家将来都是校友,就像校长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而作为吉外一家人,无论是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还是我们目前正在学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吉外永远都是我们前行道路上成长进步时最好的温床,也是最坚实的后盾。
在兴趣中成长
人生中有哪条路可以称为对每个人来说是最正确的路呢?行走于茫茫人海,不必执着于眼前的忙碌,太过碌碌,会令你看不清脚下的路;也不必轻易艳羡别人,我们应当走好自己的路,在兴趣中去开拓自己,在吉外的土地上焕发自己的能量和活力,进而创造新的生机。
  正如牛慧婷学姐的慷慨献言:“你不要自闭,不能不与他人交流,不参与集体活动,要多去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和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态度。”吉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选择,在校园里我们可以有更丰富的尝试,去挑战自己,在自己的兴趣中成长。
  牛慧婷大一加入了学校的社会实践部,也就是今天的外联部。拉赞助,办活动,每一个脚印都是对青春的证明。三年里,她从部员直到成为部长,这个过程中令她感受颇丰,她说:“不是说一定要加入学生会才能使你的大学更有意义,完全是要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说你的兴趣爱好是在我们学生会之外的,那完全OK,你只要在这个领域中去提高自己,一直发展自己,投入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收获,就是成长”。在吉外这片热土,她珍惜每一个当下,抓住每一次机会,收获的远比学校所能提供的多。
  牛慧婷常说;“每当你为自己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你是没有退路的,你没有选择,你只能坚持,如果你后退的话,那么你当初来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呢?退无可退,再也不退。”
不忘初心,坚持前行
拉开社会生活的序幕,每一个人初入社会的开始都不轻松,毕业脱离校园环境的吉外学子们踏上的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他们的工作方式、内容、领域都不会相同,但生活的苦和前行的难却有可能相似。
  谈起牛慧婷的经历,无论是毕业后在新东方的两年,还是去纽卡斯尔大学读研究生的一年里,亦或是在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工作的时间里,她都是对生活始终抱着一颗坚持行进,努力奋斗的初心。
  牛慧婷毕业后先在新东方工作了两年,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选择去英国读研究生。在国外的日子,一如想象中的艰难和新奇,在牛惠婷刚到异国他乡,那时的她还尚未适应语言沟通,适
应炸鱼和薯条,适应新的环境,各种专业课程便铺天盖地袭来,她甚至来不及去想太多,只能被时间推着硬头皮向前走。
  前两个月的时候,她虽然迷茫也只能努力适应,可刚过适应期,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考试,大小论文。难以想象牛慧婷是如何在昼夜通明的图书馆埋首论文,一个人独坐冷板登,没有一点温暖可以让人稍稍靠拢停歇。没有家人的陪伴和关怀,没有自己多年来熟悉的环境和可以适应的食物,有的只是多个通宵写论文直至天明的坚持和一腔热血勇往直前的孤勇,她只能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自己为自己打气,自己为自己加油。
  那段经历中,一定有许多不能言及的苦,一定有很多一提及就会热泪盈眶的坚持和感动,她说:“刚去的时候英文不好,写不出高质量的东西,面对deadline是很沮丧的”。她说的时候云淡风轻,但那些面对截止日期的焦虑和无助,委屈和不知如何是好,或许是藏在每一位前行的行路人的胸膛里。
  最终,牛慧婷选择展开胸膛,涌进豁达包容和对世事的宽厚理解。很多年后再提及,这些过往便都成为了她前行路上的追忆与怀恋。
  而这只是她简短一年的研究生生涯里的一段插曲。也正时这样一份苦,一份未知的难,才使得她更有直面生活的勇气,迈出勇攀高峰的脚步。对于众多吉外学子而言,也许各自面对的的苦难大同小异,正是他们不断的坚持才成就了今天的理想的生活。
感谢吉外最好的安排
回首母校七年之路,牛惠婷心中难免有些遗憾,而更多的则是对母校的感谢。她说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再回来看看越来越美丽的母校。也许多数学姐学长都会有这
种惋惜。当从报纸、网站等多种渠道得知母校的变化,再与同窗四年的同学们会一会面,会恍然大悟地觉得,那其实都是最美丽的遗憾,都是最好的安排。
  牛慧婷说:“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现在的自己能够回去,跟当时的自己对话,那我会告诉自己不要犹豫,去做你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正确的事情,你终会有收获,而且可能是你意料之外的收获,也许比你所期待的还要更让你惊喜。”
  根植在吉外这片热土上,其实无论当年的自己如何跌跌撞撞或是拼搏前行,再回首,内心深处都是对于吉外最真挚的感谢和祝福。“一些可能发生的插曲,会使你的人生的路走向一个令你获得惊喜意外的方向,也许你在多年之后才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安排其实是这么好的一个安排。”
  牛慧婷说:“我作为一名毕业生,从曾经的华桥,现在的吉外毕业已近七年。这些年看着母校逐步发展壮大,取得各种各样的荣誉与成就,到如今正式更名为大学。身为母校的一名孩子,我由衷的感到自豪,深知这一项殊荣对于一所民办大学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我期待并坚信,吉外更名后会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愿自己与母校共同前行,不忘初心。
  2019年3月15日,秦和校长在京参加两会结束后,与校友亲切见面座谈。虽然短暂,但是校长还是一一询问了我们的情况,由衷地给予赞许,欣慰之余鼓励我们继续努力。看到校长以她的学生们而自豪,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与力量,希望自己以优秀的校长为榜样,铭记吉外人的品质,不浪费每一分钟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年自己与学校的互相选择是最好的决定,吉外的四年是我学生生涯珍贵的四年,丰富了我,历练了我,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希望每一个吉外人,珍惜与母校在一起的时间,在她的引领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成就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