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用青春和智慧点亮创业人生———记我校创业达人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张龙彪



在同学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学霸,考试成绩次次名列班级第一,并荣获第九届蓝桥杯大赛省赛个人赛大学A组二等奖、山东省物联网大赛二等奖;在老师眼中,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入学一年多来,先后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和“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揽入囊中。然而,让同学们羡慕的不止这些,还有他的创业达人身份———4家公司的CEO。他,就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技术2017级专科1班的张龙彪。他与创业到底有着怎样美好而又奇妙的邂逅,又是如何做到学业与创业两者兼顾的呢?

“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学生”

个头不高,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张龙彪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名人”。一提起他,老师们都赞不绝口:“年纪这么小就能干成这样,真的很了不起。”同学们更是眼中直冒崇拜的星星:“我们费了半天劲儿,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题目,他看了一眼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出来了。”作为同学眼中当之无愧的学霸,任谁也想不到他曾是学习战场上的“逃兵”。

“我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学生。”一见面,张龙彪就这样介绍自己。一切还得从三年前说起,2016年7月,高考成绩公布,张龙彪顺利通过了当年的理科本科线,当他的同学纷纷在为填报志愿发愁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不去上大学,在家创业。张龙彪笑着说:“希望能早点减轻父母的负担,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希望通过创业更加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往什么方向努力,在喜欢的计算机领域寻找商机和成长的突破口,积累社会经验。”其时,他已暗暗下定决心,只给自己一年打拼时间,无论创业结果如何,第二年都要继续学习。抱着这样的想法,张龙彪跟父母摊牌了。张龙彪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虽然不赞同他的决定,却也拿出了全部积蓄和为他预备的大学学费作为他的创业基金。

张龙彪拿着父母给的 “本金”,开了一家计算机维修店铺。店铺很小,甚至没有名字,但张龙彪十分开心。创业的过程远比想象的艰辛,刚开始时生意惨淡,一整天也没有几个人光顾。他只得每天早出晚归上街发传单、拉客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店铺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但也基本上处于“挣了钱再进货,卖了货再多进”的简单重复,这与他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他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先是与中国电信达成合作,开了一家电信营业厅。后来,又注册成立了山东龙彪芯网络科技公司,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他觉得自己的知识面、经历与见识都过于短浅,越发坚定了继续求学的决心。“杨绛先生说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创业实践让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找准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尽管刚成立的公司千头万绪,牵扯了张龙彪大量的精力,但他还是重拾书本,抽空复习。2017年,他顺利考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就读了心仪已久的软件技术专业。

“感谢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时隔一年后,张龙彪重返校园。创业的磨砺让他分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学习方式也从 “要我学”转变为 “我要学”。 “如果说当初停学创业只是为了体验生活,那么,拿起书本继续求学则是为了追梦,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自进入大学以来,他把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也用于看书学习,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休息过。作为专业课老师办公室的 “常客”,除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外,他还购买了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书籍自学,并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过去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一种包袱,现在我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学习也就成了一种乐趣。”他认真地说。端正了学习态度,成为学霸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上学期张龙彪首次接触到JavaWeb动态网站开发技术,第一堂课就有很多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学起来感觉很吃力,为了跟紧老师的节奏,张龙彪总是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及时向老师请教程序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期考试,这门课程的挂科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多,而张龙彪依然以高分稳居班级第一。对此,张龙彪解释说:“以后有的是机会赚钱,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和积累社会经验,现在如果放弃了学习的机会,也等于放弃了以后赚钱的机会。”

赚钱的愿望没那么迫切了,赚钱的机会却多了。当他沉下心来认真充实提高自己时,发现自己面前的路越发宽广了。大学的学习不但丰厚了他的知识,更开阔了他的眼界。当他得知学校有专门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时,就去拜访了几家工作室,发现这里很多创业者正面临着财务管理会计机构及岗位设置混乱、人工成本高、财务制度不健全的难题,他敏锐地意识到发挥所学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决定再成立一家公司,并以开发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报税服务系统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在老师和师哥师姐的帮助下,申请场地、联系纳新……很快,他的新公司“山东如翼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在大学生孵化基地安家落户了,真正开始了技术创业。这时,他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滨州学院:“感谢我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学校里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学术氛围、优惠的创业政策对我的创业帮助很大。”

“创造更多可能”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制作网站、开发APP和小程序、运营公众号等业务,张龙彪的公司取得了月营业额30余万元、273家合作伙伴的战绩,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人裂变为80余人。创业规模和业绩虽然算不上辉煌,但无疑将给更多怀揣着创业激情的大学生些许启发和借鉴。

寒假校园里一片静悄悄的景象,但位于实验楼的大学生孵化基地里却比平时更为忙碌和热闹,张龙彪也不例外,带领团队向着“创新创业”奔跑,利用假期进行技术攻关。“处于试运行阶段的‘翼财税’系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比如数据库需要重新对接,顺利签下订单的公司出现了财务记账错误等,需要不断完善。”凛冽的寒风、漫天的雪花阻挡不了他对梦想的火热追求。正月初八,当别的同学还在抱怨假期“余额不足”时,张龙彪已经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工作中。他舍弃了许多爱好,寒假期间也很少参加聚会,总是在学习着、思考着,超出常人的努力让他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研发的 “翼财税”系统不但可以与中小企业的数据库对接,实现账务的自动化、可视化管理,还因方便快捷、费用低,被近300家公司看中并使用,给张龙彪的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益。看着公司一步一步走上正轨,张龙彪说不出的欢欣鼓舞,然而,他深深明白,自己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他正在为“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和“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申报积极准备着。

人勤春来早,新年伊始,张龙彪就已经确定好了今年的3个小目标:一是成立一个“基础运营部”,将原有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的制作运营合并成一个部门;二是继续完善“翼财税”智能报账财税系统,根据客户反馈完善自动生成税务报表、采集财税信息和发票自动生成等功能;三是开发“云智慧机房”,向“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进军。很快,他就迈出了第一步,3月初,注册成立了阳信县云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至此,张龙彪名下已经拥有了4家注册公司,其中“山东如翼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除在学校有一家分公司外,在北京还有一家分公司。时间不因选择而增减,但青春却在逐梦中熠熠闪光。创业,让张龙彪留下的不仅是忙碌的身影,还有燃烧的激情和收获。“未来,我还想创造更多可能。”谈及将来,张龙彪信心满怀。

张龙彪以积极的姿态书写青春,用拼搏的汗水积攒梦想,我们期待着他能再次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