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山理 百“装”齐放
古有“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今有“衣如其人,以衣识人”。服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无论是西装革履还是长衫飘飘,亦或是笨重的玩偶外套,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动,但服装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
汉服飘逸 梦回前朝
对每一位热爱汉服的朋友而言,汉服便是他们的执念。无论是曲裾或直裾,圆领袍衫或齐胸襦裙,又或是朱子深衣,每每穿上它们,都可以带自己梦回那个荡气回肠的朝代,领略不一样的世故人情。
因为一首诗赋,爱上一个朝代,爱上一种服饰。对一种服饰的热爱,可能源于服饰背后的文化。喜欢汉代的诗词歌赋,自然会了解汉代其他的文化。正所谓“爱屋及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耿镐是一位忠实的汉服粉丝,“起初,我很喜欢古典诗词歌赋,尤其喜欢汉赋,所以想尝试一下汉服,感受那个时代的衣着。”耿镐一开始对汉服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尝试一下,担心弄错汉服的服制服饰,也担心自己驾驭不了,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深刻了解汉服的结构类式配件后,他发现汉服有它自己独特的美,这种美逐渐征服了他。
一入社团,热爱依旧。校园里也有由热爱汉服和国学的同学组成的汉服社和国学社。他们对汉服有着自己的见解。机械工程学院的孙世豪是国学社的一名成员。“在国学社学到的不仅有汉服服饰,更有一种对文化的热爱。”汉服看似是一个小的切入点,但它引导着不知多少同学爱上梦回两汉,体验百代的感觉。汉服在传递传统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孙世豪说:“汉服为传播中国国学作了很好的引导。”汉服有着异于其他朝代服饰的美,简洁端庄,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汉服流传度更广,喜欢汉服的同学也格外多。“进入社团后,在一些活动中可能会有穿着汉服的机会,慢慢就喜欢上这不一样的服饰带给自己沉心静气的感觉。”一身轻衣,手执纸扇,外面嘈杂纷扰的世界都在一瞬间安静下来。
汉服只是百代中汉代服饰,经历硝烟与战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并未被人们忘记,在新的时代开出不一样的花朵,带给新时代人们不一样的体验。
玩偶造型 改变自我
穿梭校园,漫步大街小巷,总有一些略显笨拙的身影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造型百态,动作时而夸张,时而拘谨,但他们的脸上总有笑容绽放。身穿玩偶衣服的人,体验的是不同的生活状态。
一身玩偶服装,一日真实自由。“面具下的人生,可能活得更自在,小丑的微笑也可能是生活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徐万达说。为宣传百团大战,徐万达那天穿了校社联的玩偶服装。天气太热,他和几个朋友轮换着穿,但身上还是被流下的汗水占据。穿着笨重的玩偶衣服去宣传活动虽然累,但他仍想再体验几次,“这是一种很好的做自己的方式,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动作,也可以做搞怪的表情。”玩偶衣服下的他变得真实、透明。人的一生难免会有迫不得已的行为,我们把期待的自己收藏起来,如履薄冰。“很遗憾,没有人来抱我。”他笑着打趣,“不过,自己彻底放松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张灯结彩,笑语满堂,熊成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元旦晚会的亮点。吴瑞林便是那只在晚会中给大家送去欢乐的熊。虽是第一次穿熊装,但好似自己是那只熊。一双大手,捧着五颜六色的糖果,送到同学手中,糖果的甜腻到他心里。“一位老师的孩子还抱我了呢。”吴瑞林偷笑,“原来被孩子抱是这么舒服。”一次别样的服装经历,让他玩得“为所欲为”。“穿着玩偶服装,你就是那只玩偶,台上要尽情地释放自己,这是扮玩偶的基本素养。”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责任,对自己负责,更对台下的观众负责。
玩偶人总能带给我们无限欢乐,他们也在玩偶服装下活得真实。笨拙的身影、搞怪的动作却总是快乐的源泉,玩偶服装,新奇生活。
一身西装 不断成长
随着年龄增长,身边各种组织围绕,不经意间生活多了些仪式感,从牛仔T恤的打扮到西装革履,是一种成长的仪式。
“一身西装,是我长大的标志。”经济学院大三学生李霖说,他的第一身西装是姐姐送的,是他的18岁生日礼物。平日里,李霖在学校里需要参加学生组织面试或者一些重要会议,很多时候需要正装出席,“前几次都是借的舍友的。”早在高中的时候,李霖就跟妈妈提起过一次,“你还小,等你大了再说。”他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算长大。他的姐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两年了。李霖常常向姐姐吐露心思,姐姐作为过来人心里也清楚。“过生日的时候姐姐送了我一套西装,还有一个剃须刀,一双皮鞋。”李霖回忆起来满足写在脸上:“非常感动,姐姐还翻了我在家的衣服,就为了看看我的尺码。”后来,这件深蓝色的西装一直陪他出现在各种场合。
辩论知天下,一袭西装更严谨。法学院大二学生王月菲是学院辩论队队员,刚入学,她就参加了辩论队。“以前看过电视上的辩论赛,一群年轻人西装革履,感觉往台上走的时候都带着风,辩论的时候更精彩。”在第一次参加比赛前,她去商场买了一套西装,“一想起穿得很严肃上台,心里也马虎不得。”每次上下场,她心里都很坚定,总能想起以前看别人上下台的样子,尽力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辩论要求我们严谨,一丝不苟。”一身西装穿在身上显得庄重,满满的仪式感。“在我们心里,这种庄重是由内而外的。”
一身西装,是一份自信和从容。美术学院大二学生苏楷是一名校园主持人,他主持过许多社团活动和晚会。每一次晚会苏楷都要穿上自己的西装,“每次上台都有上春晚的感觉。”苏楷每次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都会笑一笑,他觉得穿上西装的自己更加干脆利落,更有自信。“有一次我衣服上扣子掉下来了,离开场就还有五分钟。”现场没有合适的衣服,他索性脱下上衣,穿着白衬衫就上台了,“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持人苏楷……”领带紧贴着白衬衫,和腰带成90度角,他的脸上更有一份历尽千帆的从容。
一身西装,代表着正式和成长。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时期,从校服到西装绝不是简简单单衣着的变化,更多的是过程中的积淀和历练。
万变华裳,悦己悦人。从古至今,服装都承载了太多回忆,见证了太多成长。无论我们身着何种服装,它都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加持,在记忆中留下无法抹掉的痕迹。时间在变,我们在变,服装也在变,不变的,是一颗永远热爱且成熟的心。